文档详情

2025届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重点中学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doc

发布:2025-05-10约8.05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5届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重点中学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把分别盛满甲、乙、丙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对甲、乙、丙气体的分析正确的是

A.甲、乙、丙气体都易溶于水

B.乙气体比甲气体更易溶于水

C.不可以用排空气方法收集甲气体

D.可以采用排水集气方法收集丙气体

2.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该反应生成物全部为化合物

C.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未改变

D.该图示能表示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反应

3.下列关于生活中的化学表述正确的是()

A.可以用稀硫酸除去烧水壶底部的水垢

B.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蚕丝”和棉花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但两者所属营养成分不同

C.因为铁可以和酸反应所以常温下不可以用铁罐贮存浓硝酸和浓硫酸

D.氯化钠和蔗糖溶于水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

4.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下列操作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杂质)

操作方法

A

Cu(Fe)

加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B

CO2(CO)

通入氧气,点燃

C

NaCl溶液(Na2CO3)

加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D

FeSO4溶液(CuSO4)

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

A.A B.B C.C D.D

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检验溶液酸碱 B.熄灭酒精灯

C.倾倒液体 D.溶解固体

6.芯片是电脑、智能家电的核心部件,它是以高纯度的单质硅(Si)为材料制成的。硅及其氧化物能发生如下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Si+O2SiO2

②SiO2+Na2CO3Na2SiO3+CO2↑

③SiO2+2CSi+2CO↑

④Si+2NaOH+H2ONa2SiO3+2H2↑

A.属于置换反应的是反应③

B.硅原子和碳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C.④反应中没有体现初中所学的碱的通性

D.上述四个反应中Si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

7.下列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油分馏 B.碘的升华 C.氧气液化 D.铜器锈蚀

8.现有失去标签的氯化钙、硝酸银、盐酸、碳酸钠4种无色溶液。将它们编号为甲、乙、丙、丁后,两两混合的现象如下表所示。根据实验现象判断甲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

实验顺序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甲+乙

有气泡生成

甲+丙

有沉淀生成

丙+丁

有沉淀生成

乙+丙

没有现象发生

A.CaCl2 B.AgNO3 C.HCl D.Na2CO3

9.加碘食盐所含的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3 C.+5 D.+7

10.下图表示三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质量比例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CaO起催化作用 B.该反应中CO2是生成物

C.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完成相应填空。

(1)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磁铁矿在高温下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工业炼铁的主要设备名称是_________。

(2)稀硫酸除去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硫酸铵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__反应。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2.某氯化钠样品中含有氯化镁。为测定其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称量5.00g样品于烧杯中,加适量水完全溶解,然后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58g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氧化钠溶液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_____色。

(2)计算该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用所学过的化学知识加以解释:铁生锈需及时除锈,而铝氧化不需除去氧化膜某学生在做镁带燃烧实验时,先用火柴去点燃镁,镁带并没有燃烧,后来改用酒精灯去点燃镁带,镁带燃烧了。

14.有以下三组溶液:甲组:FeCl3、NaOH、H2SO4、NaCl,乙组:无色酚酞、NaOH、稀盐酸、NaCl,丙组:Na2CO3、稀盐酸、CaCl2、NaCl.要求不用其它任何试剂,可以用组内试剂相互滴定的方法进行鉴别,其中:可以用组内试剂一次性鉴别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