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rfid电子标签系统.pdf

发布:2025-05-08约6.44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超高频RFID电子标签系统产业前景及应用领域分析

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标签俗称电子标签,也称

应答器(tag,transponder),它一种利用射频通信实现的非接触式

自动识别技术(通称RFID技术)。RFID标签具有体积小、容量大、

寿命长、可重复使用等特点,可支持快速读写、非可视识别、移动识

别、多目标识别、定位及长期跟踪管理。

最基本的电子标签系统由三部分组成:

标签(Tag):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

子编码,高容量电子标签有用户可写入的存储空间,附着在物体

上标识目标对象;

阅读器(Reader):读取(有时还可以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可

设计为手持式或固定式;

天线(Antenna)在标签和读取器间传递射频信号。

数据存储:与传统形式的标签相比,容量更大(1bit—1024bit),数

据可随时更新,可读写。

读写速度:与条码相比,无须直线对准扫描,读写速度更快,

可多目标识别、运动识别。

超高频标签的工作频率在860MHZ—960MHZ之间,可分为有源

标签与无源标签两类。工作时,射频标签位于阅读器天线辐射场的远

场区内,标签与阅读器之间的耦合方式为电磁耦合方式,阅读器天线

辐射为无源标签提供射频能量,将无源标签唤醒,相应的射频识别系

统阅读距离一般大于1米,典型情况为4米——6米,最大可达10

米以上。

电子标签的特性

数据存储:与传统形式的标签相比,容量更大。(1bit—1024bit),

数据可随时更新,可读写

读写速度:与条码相比,无须直线对准扫描,读写速度更快,

可多目标识别、运动识别。

使用方便:体积小,容易封装,可以嵌入产品内。

安全:专用芯片、序列号惟一、很难复制。

耐用:无机械故障、寿命长、抗恶劣环境。

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

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

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

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

RFID电子标签是一种突破性的技术:“第一,可以识别单个

的非常具体的物体,而不是像条形码那样只能识别一类物体;第

二,其采用无线电射频,可以透过外部材料读取数据,而条形码

必须靠激光来读取信息;第三,可以同时对多个物体进行识读,

而条形码只能一个一个地读。此外,储存的信息量也非常大。”

RFID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并不复杂: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

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

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PassiveTag,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

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ActiveT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

签);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

据处理。

RFID(射频识别)系统由两部分组成:读/写单元和电子收发器。

阅读器通过天线发出电磁脉冲,收发器接收这些脉冲并发送已存

储的信息到阅读器作为响应。实际上,这就是对存储器的数据进

行非接触读、写或删除处理。

从技术上来说,“智能标签”包含了包括具有RFID射频部分

和一个超薄天线环路的RFID芯片的RFID电路,这个天线与一个

塑料薄片一起嵌入到标签内。通常,在这个标签上还粘一个纸标

签,在纸标签上可以清晰地印上一些重要信息。当前的智能标签

一般为信用卡大小,对于小的货物还有4.5×4.5cm尺寸的标签,

也有CD和DVD上用的直径为4.7厘米的圆形标签。

与像条形码或磁条等其他ID技术相比较而言,收发器技术的

优势在于阅读器和收发器之间的无线链接:读/写单元不需要与收

发器之间的可视接触,因此可以完全集成到产品里面。这意味着

收发器适合于恶劣的环境,收发器对潮湿、肮脏和机械影响不敏

感。因此,收发器系统具有非常高的读可靠性、快速数据获取,

最后一点也是重要的一点就是节省劳力和纸张。

RFID技术作为一项先进的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技术,被公认为21

世纪十大重要技术之一,已经成功应用到生产制造、物流管理、公共

安全等各个领域。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在芯片、终端设备、系统应

用方面,尤其是在标准制定和技术开发方面处于领先水平。随着RFID

技术的成熟和普及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