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松节油分析方法 编制说明.docx

发布:2025-05-10约9.03千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松节油分析方法》标准编制说明

2

一.编制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项目编号T-432。

2.承担单位

本文件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提出,由全国林化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SAC/TC558),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负责起草。

梧州黄埔化工药业有限公司、厦门中坤化学有限公司、福建南平青松化工有限公司、广西梧州日成林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怀集县长林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普洱市思茅区森盛林化有限责任公司、广东星光脂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韶关林和林产科技有限公司、广州精久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等参与起草。

3.主要工作过程

任务下达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按照标准的修订程序,第一时间成立了标准工作组。工作组成立后,立即展开标准修订工作,广泛查阅国内外现行松香相关标准,全面调查国内松香行业对于原标准的使用情况,深入了解国内松香行业的生产现状,多渠道收集整理松香产品的相关分析检测数据,同时开展实验室检测验证工作。在丰富有效的资料与数据基础上,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和GB/T20001.4—2015《标准编写规则第4部分:试验方法标准》起草了《松香试验方法》工作组讨论稿,经过多方研讨、反复修改、不断完善,形成《松香试验方法》征求意见稿,并按照标准修订情况同时编撰完成了《松香试验方法》编制说明。

任务下达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按照标准的修订程序,第一时间成立了标准工作组,立即展开标准修订工作。广泛查阅国内外现行松节油相关标准,全面调查国内松节油行业对于原标准的使用情况,深入了解国内松节油行业的生产现状,多渠道收集整理松节油产品的相关分析检测数据,同时开展实验室检测验证工作。在丰富有效的资料与数据基础上,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和GB/T20001.4—2015《标准编写规则第4部分:试验方法标准》起草了《松节油分析方法》工作组讨论稿,经过多方研讨、反复修改、不断完善,形成《松节油分析方法》征求意见稿,并按照标准修订情况同时编撰完成了《松节油分析方法》编制说明。

4.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

王婧:项目负责人,负责标准修订工作流程制订及实施安排,包括资料调研、试验工

《松节油分析方法》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3

作、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起草等工作。

赵振东:负责标准框架的确定,实验数据及标准文本的审核等工作。

陈素花、杨和见、孔令深、邓新贵、杨斌、颜雅莉、朱庆兵、李海兵、宋力丰、陈远新、蔡东明、万莉:负责各品各脂松节油样品的收集,以及工厂分析检验、方法验证、生产数据汇总等工作。

陈玉湘、古研、毕良武:负责松节油样品实验室数据分析及整理等工作。

二.编制原则与主要内容

(一)标准编制原则

1963年,由我国自主制定的农林部标准LY205—63《松节油》发布实施,1991年升级为国家标准GB/T12901—1991《脂松节油》,并同步制定了GB/T12902—1991《松节油分析方法》,2006年对两个标准进行了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同时,按照《林化产品领域标准体系》工作计划,同步对我国自主制定的GB/T33029—2016《松节油及相关萜烯产品组成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方法》进行整合修订,形成新的《松节油分析方法》国家标准。

本次修订在不降低原标准水平基础上,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在同步修订的GB/T12901《脂松节油》对项目指标的调整基础上,对试验方法进行了重新梳理,以使标准更好的为当前行业发展提供服务与指导。标准的编制遵循了合法性、科学性、广泛适用性、时效性等标准编制原则。在标准文本的术语使用及方法采用方面与我国松脂体系其他相关标准及国外同类型标准尽量保持了协调性、统一性与一致性,以提高标准的使用便利度。

(二)主要内容

本文件由封面、目次、前言、正文和附录组成。正文部分共有8章,分别为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试剂和溶液、仪器设备、样品、试验步骤与结果和试验报告。附录部分由资料性附录A~E组成。

下面将针对标准正文的具体内容,特别是与GB/T12902—2006《松节油分析方法》不同的部分进行详细说明。

1.范围

本标准在原标准基础上增加了“旋光度”的检验方法。本标准适用范围修改为“适用于松节油产品检验检测”,删除了原标准补充说明的“同样适用于松节油部分衍生产品的分析检验”,相关内容可在《松节油深加工产品》标准中通过方法引用实现。

《松节油分析方法》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