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湖北省荆州市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中国近现代史)(含答案).docx

发布:2025-05-12约5.05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4?2025学年下学期湖北省中考3月模拟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

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2分,共2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如表是中国近代某一次战争中壮烈捐躯的清朝著名将领一览表。据此可知,这些将领

A.抗击了八国联军的侵略 B.遏制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找到了国家发展的出路 D.体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

2.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据如表内容可知,这一时期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等

A.边疆危机严重 B.土地兼并现象突出

C.白银大量流出 D.民主革命浪潮高涨

3.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推动了国家与社会的进步。辛亥革命的进步之处是

A.宣告了封建制度的终结 B.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C.解决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D.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

4.抗日战争凝聚了全民族的力量,经过14年根苦卓绝的抗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下列抗战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大约从公元前4000年起,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古代埃及的太阳历和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的《汉谟拉比法典》,希腊的城邦国家,迥然相异,对照鲜明。由此可见

A.古代人类文明呈现多元发展格局 B-罗马法制建设奠定欧洲法学渊源

C.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东西文化交汇 D.欧亚非美之间建立起直接的联系

6.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人来到亚洲,一方面让东南亚的香料有了更多的销路,另一方面让欧洲人的餐桌上增加了调味品。美洲大陆的发现,让美洲的玉米和甘薯经过漫长的传播道路,跨越半个地球来到了中国。这反映出新航路开辟

A.密切了世界联系 B.发展了近代自然科学

C.推动了教育普及 D.引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7.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与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发展

B.彼得一世提倡学习西方的礼节和生活方式

C.林肯在内战中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亚历山大二世改革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8.1825-1875年间,法国丝织业中心里昂的织机数从3万台增加到12万台,天然丝的消费量从10万公斤增加到300万公斤。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当时法国

A.开始加入殖民争霸行列 B.获得了德国的战争赔款

C.采取机器和大工厂生产 D.组建了欧洲经济共同体

9.下面是19世纪中期发生在世界上的一些大事,这些事件反映出

A.欧洲中心地位已确立 B.电气时代已到来

C.世界各国正同步发展 D.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10.苏俄(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充满了开创性、艰巨性和曲折性,九(1)班同学技时序对其探索过程进行了排序,其中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新经济政策—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B.战时共产生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十月革命

C,十月革命—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11.有人说罗斯福新政是运用国家政权之“刀”给这个社会“肌体”做了一次外科手术,不是结束其生命,而是促使其新生。使其新生的“外科手术”方案是

A.推行计划经济 B.建立福利国家C.进行殖民扩张 D.实行国家干预

12.自1948年联合国发起维和行动以来,联合国组织的维和行动共有71次。截至2023年9月,联合国仍在进行的维和行动有12项,轨迹覆盖了非洲、亚洲、美洲和欧洲。该材料旨在强调联合国

A.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作出了贡献 B.助推了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C.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快速发展 D.推动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36分)

13.【经济与政治格局】(10分)

材料一1500年到1914年这一时期,是欧洲(主要指西欧)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在历史上居有突出的地位。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领域——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式也表现得很明确,同时发端于欧洲的近代自然科学在当时也遥遥领先于世界……到20世纪初,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居于优势地位。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欧洲(主要指西欧)的全球霸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比大战前看上去要更完整,但是在这一表面之下,形势却完全不同。实际上,从全球的观点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意义——恰恰在于它开始了欧洲霸权的削弱,这一过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宣告完成。这一削弱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衰落、政治危机、对殖民地的控制日益减弱。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美苏冷战对抗有非常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对立的意识形态是美苏各自在竞争中运用的旗号,贯彻始终和不断翻新的是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特别是核军备竞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