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色彩》教案 项目三 掌握色彩的构成基础.pdf
课题掌握色彩的构成基础
课时6课时(270min)
知识目标
1.理解并掌握色彩对比的基本概念及主要类型。
2.理解并掌握色彩调和的基本概念及主要类型。
3.理解并掌握色调的基本概念及主要类型。
技能目标:
1.能够细心观察、发现、分析生活中优秀的色彩构成案例,提升艺术鉴赏能力。
教学目标2.强化色彩的应用能力,能够熟练运用色彩构成知识进行创意设计。
3.能够根据学习目标搜集相关资料,并对其准确性、合理性进行判断,筛选并整理出有价值的信息,提升自
学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素质目标:
1.通过欣赏、设计作品,培养设计思维和创新意识,提升审美素养,涵养高雅情趣。
2.在任务实施与项目实训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协作配合,提高沟通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3.通过赏析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设计作品,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坚定文化自信。
教学重点:色彩对比、色彩的调和、色调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类型。
教学重难点教学难点:观察、分析生活中优秀的色彩构成案例,强化色彩的应用能力,运用色彩构成知识进行创意设计,
搜集资料进行筛选整理。
教学方法情景模拟法、问答法、讨论法
教学用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过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程
【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
考勤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颐和园佛香塔”和“建筑细节”图片,讲述“走进锦色颐和园”的内容(详见教
材),并提出问题:
任务导入
举例说说生活中运用了色彩对比的例子。
【学生】观看、思考、回答
【教师】通过大家的发言,引入新的知识点,讲解色彩对比的概念和类型等知识
任务一设计精美的团扇
一、色彩对比的概念
传授新知对比是色彩最基本的存在形式,任何一种色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并与其他
色彩相互映衬。简而言之,色彩对比就是通过对画面中的不同色彩进行组合、搭配,使其在色相、纯度、明度、
面积以及心理效应等方面产生矛盾与差异的一种过程、手段与结果。合理地运用色彩对比手法能搭配出丰富多
彩的色彩组合。色彩的差异是对比的基本前提,差异大小决定了对比的强弱程度。要素之间的差异越大,色彩
对比效果就越强烈,缩小或减弱这些差异,对比效果就会趋向调和。
1
二、色彩对比的类型
色彩对比的种类丰富多样,下面主要介绍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冷暖对比、面积对比五种类型。
(一)色相对比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色相环中不同的色彩关系”图片,并进行讲解
色相对比是指因色相差异而形成的色彩对比关系。色相对比的强弱由色彩在色相环上的距离远近决定。任
何一种色相,都可以与其他色相形成不同的色彩关系。以24色色相环为例,相距15°左右的色彩为同类色,相
距30°左右的色彩为近似色,相距60°左右的色彩为邻近色,相距90°左右的色彩为中差色,相距120°左右的色
彩为对比色,相距180°的色彩为互补色。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海报设计中的同类色”“服装搭配中的近似色”“海报设计中的邻近色”“包
装设计中的中差色”“海报设计中的对比色”“包装设计中的互补色”图片,并进行讲解
依据这六种不同的色彩关系,可以相应形成六种各具特色的色相对比效果。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