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实训一.pdf

发布:2025-05-09约1.71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训一PMCI/O设定、编程及功能设计

一、实训的目的

1、掌握数控机床PMC的程序结构、常用指令、功能指令及综合编程能力。

2、掌握数控机床常用的接口信号的意义及编程、进行功能设计。

3、能够熟练的完成PMC的编程调试、监控,掌握相关的各个界面。

4、培养编程能力及逻辑分析能力

二、实训内容

1、理解I/OLINK设制的目的,通过实践来完成I/OLINK的设定

(1)设定的步骤

确定第一组模块、第二组模块的输入输出点数,并确定各模块的地址范围。如:第一组

模块为0i-B内置I/O(用于0i-B系统),输入输出点数为96/64。根据机床设计要求确定其

输入地址范围为X0~X11,输出地址范围为Y0~Y7。

进入PMC地址分配画面,对二个模块分别进行地址分配。

按[PMC]软键→按[EDIT]软键→按[MOUDLE]软键,就会进入以下画面

将黄色光标移到X0处,然后输入0.0.1.OC01I(定义这个模块的组、基座、插槽、模块名称),

然后按[INPUT]软键。此时画面显示如下,说明这个模块的输入地址范围为X0~X11,用同样

的方法设定这个模块的输出地址。

设定完第一个模块,用同样的方法设定第二组模块

设定完以上三个模块的输入输出地址后,进入I/O画面,将以上设置保存到F-ROM,关

机再开机后生效。

(2)检查设定的结果

按[PMC]软键→按[PMCDGN]软键→按[STATUS]软键,就会进入以下画面,给某个I/O管

脚输入24V的电压,看看其对应的地址是否有变化。

(3)信号的强制

目的:在维修和调试过程中经常需要我们忽略PMC的执行顺序而直接输出信号结果或

屏蔽外部输入信号的状态,这时我们就需要执行一个系统的内部功能-强制(FORCE)功能。

操作:

[SYSTEM]→[PMC]→[PMCDGN]→[STATUS]

对于信号的强制输出的操作有两种方式(视PMC的型号而不同)

1)普通强制设定:

对于外部的输入信号(X)当没有进行地址分配时可以采用此方法强制,对于输出信号

和某些内部信号(Y、R、G等信号)来说如果没有和PMC扫描状态的竞争(或PMC停止扫描)

也可以进行此种强制。对于NC的输出信号F不能进行任何强制操作。此方法主要是用于调

试机床时所用。

2)自锁强制设定

操作:

[SYSTEM]→[PMC]→[PMCPRM]→[SETING]

对于当外部输入信号(X)进行I/OLINK的设定,输出信号(Y)或某些内部信号R、D等(G

信号不能进行自锁强制,当需要对PMC中使用的G信号进行强制输出时,可停止PMC后进行

普通的强制输出操作)和PMC扫描状态发生竞争时,普通强制不能够改变其状态,此时可以

采用自锁来进行设定。

2、理解实训台电器原理图,重点是电路中的I/O地址

3、在理解PMC编程的基础上,编辑出部分的程序

(1)一级程序

(2)二级程序之操作方式控制

(3)二级程序之编辑方式的程序保护

(4)JOG方式的所有控制:方向、速度等

(5)手轮的控制

(6)自动方式的控制:循环启动、进给保持、空运性、机床锁住、单段、选择停、进

给倍率等

(7)主轴的控制

(8)刀架的控制:手动、自动

(9)M功能的处理

4、将以上程序输入至数控机床,并进行调试

三、实训总结与思考

1、总结归纳出程序的结构、整理出数控机床PMC程序

2、进一步理解数控机床的接口信号及地址

3、掌握在程序输入的步骤和方法

4、掌握程序监控的步骤和方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