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01T 1059-2021 雨花茶栽培技术规程 .docx
ICS67.140.10CCSB35
3201
南京市地方标准
DB3201/T1059—2021代替DB3201/T121-2007
雨花茶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codeofpracticeforcultivationofYuhuatea
2021-12-20发布
2021-12-23实施
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201/T1059—2021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DB3201/T121-2007《雨花茶栽培技术规程》,与DB3201/T121-2007相比,其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删除部分规范性引用文件,删除原标准引用文件中,已经废止的原国家强制标准《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4285)(见2007版2);
——更改术语和定义,对原标准的定义和术语补充了英文注释(见3);——更改部分技术参数(见4.1、5.5和6.1)
——增加了补充部分技术内容(见6.3、7.2.1、7.2.3、9.1、9.1.1和9.1.2)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南京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松、章泳、舒稳山、许尹杰。
——2002年首次发布为DB3201/T003-2002,2007年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DB3201/T1059—2021
1
雨花茶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雨花茶栽培管理的基本程序,规定了园区生态条件、园地准备、种苗、种植、幼年茶园管理、成年茶园管理、衰老茶园改造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雨花茶产区的茶树栽培管理过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11767-2003茶树种苗
NY/T5010-2016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NY/T5018-2015茶叶生产技术规程
DB32/T432-2012雨花茶加工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幼年期juvenilestage
从第一次生长休止到茶树正式投产。
成年期adultstage
茶树从正式投产到第一次进行更新改造时为止。
裸根苗teaclonalseedlingsinsoilseedbed采用苗圃扦插的无性系茶苗。
穴盘苗teaclonalseedlinginplug
采用PVC穴盘和轻基质进行工厂化繁育技术育成的无性系茶苗。
4生态条件
温度
2
DB3201/T1059—2021
年平均气温14℃~17℃,年总活动积温4200℃~4600℃。
注:活动积温:茶树在全年生长期中,高于茶树生物学最低温度10℃以上的温度之和。
4.2光照
年日照时数2000h~2200h,3月中旬到9月中旬总日照时数1400h~1500h。
4.3降水
年降水量1000mm~1400mm。
4.4土壤、大气、灌溉水
符合NY/T5010-2016的要求。
4.5土层厚度
不小于80cm。
4.6地下水位
100cm以下。
5园地准备
5.1坡度
选择坡度小于15度的丘陵岗坡地或平地进行栽植。
5.2耕翻深度
耕翻深度≥60cm,并清除杂草、树根等。
5.3沟渠、道路
5.3.1沟渠
渠道:深100cm~150cm,上宽80cm~100cm。
主沟:连接渠道与支沟,深80cm~100cm,宽50cm~80cm。
支沟:与茶行平行设置,深60cm~80cm,宽30cm~50cm。
5.3.2道路
主干道:宽500cm~600cm。次干道:宽300cm~400cm。步行道:宽100cm。
5.4生态林网的构建
设主、副林带,种植银杏、乌柏、樟树及紫槐等乔灌木。
5.5株行距
3
DB3201/T1059—2021
宜双行密植条栽。
大行距:170cm~180cm,小行距30cm~35cm,株距25cm~30cm。
5.6茶行沟
开沟规格(深×宽):60cm×6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