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924.3-2008 小麦玉米节水、丰产一体化栽培技术规程 第3部分:冀东平原区.docx
ICS65.020.01B05
DB13
河
北省地方标
准
DB13/T924.3—2008
小麦玉米节水、丰产一体化栽培技术规程第3部分:冀东平原区
2008-03-26发布2008-04-10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13/T924.3—2008
前言
本部分由河北农业大学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雁鸣、李彦生、周印富、王文颇、崔彦宏。
1
DB13/T924.3-2008
小麦玉米节水、丰产一体化栽培技术规程第3部分:冀东平原区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小麦玉米一体化生产的品种选用、种子处理、耕整地、播种、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收获等配套技术规范。
本部分适用于河北省冀东平原区的小麦玉米一体化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4404.1-1996粮食作物种子禾谷类
GB/T15671—1995主要农作物包衣种子技术条件NY/T496—2002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GB/T8321-2000(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冀东平原区
指唐山、秦皇岛两市长城以南所属县(市)的平原地区。
3.2
丰产
指与一般生产水平相比,单季作物产量水平提高50kg/666.7m2以上。在正常气候年份,按照本部分实施,在冀东平原区可实现冬小麦450kg~500kg/666.7m2、夏玉米500kg~550kg/666.7m2、两熟合计950kg~1050kg/666.7m2产量水平。
3.3
节水
指与常规灌溉相比,每666.7m2节水50m3/年以上。
4品种选择
选用通过国家或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小麦、玉米品种。小麦选择适宜在河北省冀东平原区种植的节水性、丰产性、稳产性和抗逆性兼顾的中早熟品种,玉米选用丰产性能好、增产潜力大的早熟品种。
5小麦主要生育指标和生产目标
5.1冬前壮苗指标
越冬期小麦主茎叶龄4~5片,单株茎数2~3个,单株次生根4~6条。冬前生长健壮,不过旺,不瘦弱。
2
DB13/T924.3--2008
5.2群体动态指标
每666.7m2,基本苗25万~30万,越冬期总茎数70万~90万,起身期总茎数120万~~140万,抽穗期
总茎数45万~50万。
5.3产量结构指标
穗数38~42万/666.7m2,穗粒数28~30粒,千粒重≥44g,产量450kg~500kg/666.7m2。
6小麦栽培技术
6.1播前准备
6.1.1种子质量
符合GB4404.1-1996的规定。
6.1.2种子处理
种子包衣按照GB/T15671—1995规定执行。药剂拌种按照GB/T8321.2—2000规定执行。
6.1.3保证足墒下种
墒情不足的,玉米收获前10~15天或收获后浇水,或先整地后浇水。每666.7m2灌水量40m3~45m3。
土壤过湿要先散墒后整地。
6.1.4玉米秸秆还田
玉米收获时或收获后,在田间将秸秆粉碎2遍,铺匀。
6.1.5施用底肥
肥料施用按NY/T496—2002的规定。整地前每666.7m2施用纯N6kg~7kg,P?O?7kg~8kg,K?O
4kg~6kg,硫酸锌1kg~1.5kg作底肥。
6.1.6整地和修整垄沟
深耕20cm以上。或旋耕2遍,旋耕深度15cm左右。耕后耙糖整地,做到上虚下实,土地细平。结
合整地修整好田间灌溉用的垄沟。提倡采用地下管道输水。采用地上垄沟输水的,垄沟宽不超过0.7m。
6.2播种
6.2.1播种期
一般10月1日至10月10日为适宜播种期。
6.2.2播种形式
一般采用窄行等行距播种技术,行距15cm左右,播种要均匀。
6.2.3播种量
10月1日播种的播种量为12.5kg/666.7m2。以后每晚播1天,每666.7m2增加播种量0.5kg。
6.2.4播种深度
3cm~5cm。
6.2.5镇压
播种后根据墒情适当镇压。
6.2.6做畦
畦宽4~5m,长7~10m。
6.3冬前管理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