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23_T3382—2022_辣椒穴盘育苗技术规程_黑龙江省.docx

发布:2025-05-07约2.5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20

CCSB31

DB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T3382—2022

辣椒穴盘育苗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23/T3382—2022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冯一新、孟雪娇、王丽冬、徐健、樊金萍、陈秀娟、王兴涛、杨述、叶万军、

王崇生、史绪梅、李鹏。

I

DB23/T3382—2022

辣椒穴盘育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辣椒穴盘育苗的育苗环境、育苗设施、种子质量、播种、播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

成苗出圃、生产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辣椒穴盘育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农业灌溉水质标准

GB16715.3瓜菜作物种子茄果类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23416.2蔬菜病虫害安全防治技术规范第2部分:茄果类

GB/T29373农产品追溯要求果蔬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2119蔬菜穴盘育苗通则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的要求,农业灌溉水质应符合GB5084的要求。

采用日光温室、连栋温室、塑料大棚等具备一定环境调控能力的保护设施,能够调节温度、湿度、

光照以及防虫、避雨等条件。

宜选用移动式标准苗床,或简易搭建的平整苗床,可选用竹、木、钢网等材质,以摆放3排~5排

标准育苗盘宽度为宜,床架距离地面高度0.3m~1.0m。也可采用潮汐式灌溉苗床。

1

DB23/T3382—2022

5.3辅助设施

有条件的可配备催芽室、仓库等设施,搅拌机、填充机、播种机、覆土机、喷灌等设备。

5.4

设施与穴盘消毒

设施环境消毒

5.4.1

消毒方法应符合NY/T2312的规定。药剂熏蒸法,按1000m设施内部容积计算,高锰酸钾0.8kg,

3

甲醛0.8kg。3个~4个点分散摆放宽口玻璃容器,甲醛加入约4.2L沸水中,后加入高锰酸钾。密

封熏蒸48h,设施通风后备用。

5.4.2穴盘消毒

a)福尔马林浸泡:将穴盘在福尔马林100倍液中浸泡10min,取出,叠置,覆盖洁净塑料薄膜

密闭7d,清水冲淋,晾晒备用。

b)高锰酸钾浸泡:将穴盘在高锰酸钾1000倍液中浸泡10min,取出,清水冲淋,晾晒备用。

5.5育苗基质与穴盘要求

应符合NY/T2312和NY/T2119的规定。根据成苗标准,7片~8片叶片可选用50孔穴盘,

4片~6片叶片用72孔穴盘。

6

种子质量

7播种

基质相对含水量40%~50%为宜。将基质装入穴盘,稍加镇压,抹平备用。

7.2播期

根据上市期和定植期,冬春季宜在定植前70d~90d播种;夏秋季宜在定植前50d~55d播种。

包衣种子和丸粒化种子直接播种。未包衣或丸粒化种子,可进行温汤浸种。浸种后,取出种子,用

湿布包好,放置在25℃~30℃条件下催芽,每天用20℃~30℃水淘洗一次,待种子50%~70%

露白即可播种。

人工播于72穴盘中,深度0.8cm~1.0cm,覆盖基质。浇透水后,可用微孔地膜、无纺布等材

料保湿。

7.4机械播种

7.4.1种子处理

2

DB23/T3382—2022

机械播种是先播种后催芽。未包衣或丸粒化种子,可采用温汤浸种消毒或药剂消毒后晾干备用,药

剂应符合NY/T1276的规定。

7.4.2播种要求

在播种流水线上自动完成装盘、压穴、播种、覆盖和喷水一系列程序。

8播种后管理

8.1温度管理

温度应符合NY/T2312的规定。

8.2湿度管理

空气湿度应符合NY/T2312的规定。基质湿度,保持见干见湿。

8.3光照管理

光照应符合NY/T2312的规定。

8.4肥料管理

肥料管理应符合NY/T2119和NY/T2312的规定。育苗期间若遭遇低温、连阴天气,施肥间隔期

宜适当延长。所用肥料应符合NY/T496的规定。

9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辅”的方针。优先使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必需使用化

学防治时,药剂的使用应符合GB/T8321和NY/T1276的规定。

9.2主要病害防治方法

1)病害1:立枯病。可用吡唑醚菌酯,或精甲霜灵·噁霉灵等防治。

2)病害2:猝倒病。可用精甲霜灵·嘧菌酯,或精甲霜灵·噁霉灵等防治。

9.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