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4 司马光教案.pdf

发布:2025-05-11约8.53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4司马光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字。

2.正确跟课文,背谛课文。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教(学重点)

4.感受课文中人物的形象,体会人物品质。

5.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教(学重点、

难点)

教学准备课文内容相关的补充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L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字。

2,正确跟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4.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教具准备小学课件资源

教学过程

I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句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力说说和我们平时的句子有什么不

同。

(1)学生句子,教师正音。

2()全班交流。

预设1:句子中的每个字我都认识,但是连成一句话之后,起来比较拗口。

预设2:句子中的每个字的意思我都了解,但是组成一句话之后的意思就不

知道了。

3()这句话是孔子说的,出自《论语》。教师范,简单介绍句子的意思:

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一种学习方法。

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司马光》就是和刚才的句子语言形式相

同的文章。这叫文言文。(板书课题:司马光,齐课题)

2.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I)师:你们有谁听说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谁能够给大家讲一讲这个小

故事呢?

预设:宋朝时,一个小孩与小朋友一起玩耍时,其中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

了水缸里。这个小孩急中生智,搬起石头砸破了水缸,救出了落水的小朋友。这

个小孩就是司马光。

(2)(课件出示司马龙砸缸的故事图片)

师:这位同学刚才讲的,就是司马光砸缸的故事。那么文言文版本的司马光

砸缸的故事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司马光》,去学习一

下吧。

【设计意图】开篇的文言文名句阅,简单易懂,由此帮助学生对文言文有

一个粗浅的认识。然后让孩子们讲一讲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并制造悬念——一

个故事,文言文版本和现代文版本有什么区别,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II初读课文,感知特点

1.读懂课题,了解人物。

(1)齐读课题“司马光”,认写“司工

“司”,是平舌音,整体认读音节。书写的时候要注意:它的笔顺规则为先

外后内。注意形近字区分:司一一。

(2)回顾一年级学过的姓氏歌,了解“司马”这个复姓。

师:大家还记得一年级下册学过的《姓氏歌》吗?谁来给大家背诵一下?

①指名背诵。

②谁能说出这里面有哪几个发姓呢?(诸葛、东方、上官、欧阳)

师:我们这一课的主人公是司马光,复姓司马,单字名光。司马,不但是一

个姓氏,在古代还是一个官职的名字。课件出示司马光的资料,了解主人公。

2.读通课文,感受特点。

(I)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交流易读错的字音,“登瓮”的“瓮”,是后鼻音。“没水中”的“没”,

是多音字,此处读“mb”,“沉没,淹没”的意思、。“水迸”的“迸”,是后鼻音,

韵母是“eng”。“得活”的“得”,是多音字,在这里读二声。

(3)桌互听互评。(评价标准:正确、通顺)

(4)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和我们以前学过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