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设计和构造分析.ppt
6.8剪力墙设计和构造
延性剪力墙概念
试验研究说明:同样高度的建筑在抗震耗能方面,剪力
墙结构比延性框架大20倍。
震害经验也说明: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能够
承受强烈地震作用,具有裂而不倒的良好性能,便于
震后修复。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设计要求是:
1〕在正常使用荷载及小震〔或风载〕作用下,结构
应处于弹性工作阶段,裂缝宽度不能过大;
2〕在中等强度地震〔设防烈度〕下,允许进入弹塑
性状态,使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延性及良好吸收
地震能量的能力;3〕在强烈地震作用〔罕遇烈度〕
下,剪力墙不允许倒塌。此外还应保证剪力墙结构的
稳定。
悬臂剪力墙〔墙肢〕
〔1〕破坏形态
弯曲破坏剪切破坏滑移破坏
剪跨比是反映弯曲与剪切影响的重要参数,剪跨比较小时容易
出现剪切破坏。
n悬臂墙的分类
n剪跨比可通过高H宽w比hw间接表示:
n1)当Hwhw>3时,称为高墙;
n2〕当=1~3时成为中高墙;
Hwhw
n3〕当<1时,称为矮墙。
Hwhw
n高剪力墙的受力特点
n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以弯曲变形为主,剪切变形占总变形
10%以下。在轴向力与水平力共同作用下,形成偏心受压
〔或受拉〕剪力墙,破坏形态和计算方法如同偏心受压
〔或受拉〕柱。剪力墙应设计成具有延性的弯曲剪力墙,
应使用“强剪弱弯〞的措施,防止发生剪切破坏。
〔2〕影响剪力墙延性的因素
①竖向配筋率及配筋形式
配筋率的影响:剪力墙截面的极限弯矩随配筋率的增
加而提高;墙截面的极限转角随配筋率的增加而降
低。
配筋形式的影响:对相同配筋率的墙,将局部钢筋集
中布置在两端时极限转角大、延性好。
配筋方法:为到达既增大强度又提高延性,设计剪力
墙时,除按构造要求在墙内配置分布筋外,应尽可
能将其余所需的抗弯钢筋集中布置在墙的端部。
②轴向力
随着轴向力的增大,截面承载力提高,延性明显降低,
故应对轴压比进行控制。
③截面型式
当截面有翼缘时,会改善墙体的延性性能,随着翼缘面
积与横截面面积之比的增加,延性也相应增加。
④混凝土强度等级
随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延性也提高,尤其当墙的受压
区有翼缘时,延性的提高更为明显。当混凝土强度等级
低于层C20时,延性将很小。
〔3〕中、高墙的延性设计
n要使悬臂剪力墙具有延性,首先要防止出现剪切破坏和锚
固破坏,充分发挥弯曲作用下的钢筋抗拉作用,使剪力墙
的塑性铰具有延性。
n①减小受压区高度或加大混凝土极限压应变
n减小受压区高度:
n在非对称配筋情况下,应注意不使受拉钢筋过多而增
大受压区高度;在对称配筋情况下,尽可能降低轴向压力,
以防止受压区高度的增大。
n加大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
n为提高墙的延性,可在墙两端设置端柱或暗柱。柱内
箍筋不仅可以约束混凝土,提高混凝土极限压应变.
②加强墙底塑性铰区的变形能力
n剪力墙塑性铰限制在底部,对底部的塑性铰区通过抗震措
施提高变形能力,以增加墙的延性。
n抗震措施:剪力墙各截面的弯矩设计值要调整增大,使各
截面的受弯承载力有所加强。
n③防止过早剪切破坏和锚固破坏
n防止剪切破坏:
n塑性铰区必须按强剪弱弯的原那么设计,还应严格控
制剪压比和增加分布钢筋数量,在墙内设置端柱或暗柱
n防止锚固破坏
n要注意墙钢筋在根底中的锚固,保证不发生锚固破坏。
④防止水平施工缝截面的剪切滑移破坏
要防止这种破坏主要依靠竖向钢筋和缝间摩擦力
抵抗滑移,所以要对施工缝的竖向钢筋面积验算。
⑤配筋构造要求
大量的试验研究分析说明,满足墙的配筋构造要
求,能保
证墙具有较好的延性,这是设计时必须认真考虑的。
〔4〕矮墙的抗震性能及设计要求
nHh
矮墙的w特点w在一般情况下都发生斜裂缝剪切M破V坏hw,0但是根据
试验可知,如果配筋合理,做到强剪弱弯,可以使斜裂缝较
为分散而细小,从而保证即使吸收了较大的能量也不致脆性
破坏。
n联肢剪力墙
n〔1〕联肢剪力墙的延性〔强墙弱梁,强剪弱弯〕
n联肢剪力墙的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