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语音编码与数字传输.pptx

发布:2025-05-10约8.2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语音编码与数字传输

杨柳

课程目标

理解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区别

了解语音信号数字化的过程

掌握PCM30/32路系统的帧结构

了解PCM一次群和高次群的概念

第一节语音编码

抽样

量化

接收端

编码

信道

解码

低通

发送端

A/D

D/A

PCM信号

语音信号

语音信号

你知道吗!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区别

模拟信号:在和幅度上连续的电信号

数字信号:在时间和幅度上都离散的电信号

模拟通信

数字通信

保密性

抗干扰能力

占用带宽

窄(4KHz)

宽(20~64KHz)

技术要求

简单

复杂

量化误差

便于加密处理。

利于采用时分复用实现多路通信。

占用频带宽。

设备便于集成化、小型化。

抗干扰能力强,无噪声积累。

数字通信的特点:

抽样:抽样定理

量化:非均匀量化(A率13折线)

编码:PCM编码(8比特)

模拟语音信号数字化的步骤

01

02

03

抽样:将模拟信号在时间上离散化的过程。

量化:将模拟信号在幅度上离散化的过程。

编码:编码是指将每个量化后的样值用二进制

代码来表示。

一、语音信号数字化

t

125s

1、抽样

t

低通抽样定理(奈奎斯特第二定理)

01

采样信号的频率必须高于被采样信号频率的2倍以上时,被采样信号才有可能被无失真地恢复。

电话通信系统中语音信号频率:300~3400Hz

采样频率不低于6800Hz(3400×2)

电话通信系统采用的抽样频率为8000Hz

抽样后的信号为在时间离散,幅度连续的PAM(脉冲幅度调制)信号

02

03

04

05

06

1、抽样

定义:对幅度进行离散化处理的过程称为量化,实现量化的器件称为量化器

01

分类:

均匀量化

非均匀量化

02

(例:百分制和四级分制)

03

2、量化:

例:模拟信号抽样量化

Ts

2Ts

3Ts

4Ts

5Ts

6Ts

7Ts

量化值

-1

0

1

2

3

4

5

模拟信号波形

均匀量化后

信号波形

t

x

y

0.5

1.5

2.5

3.5

4.5

-0.5X0.5,Y=0

0.5X1.5,Y=1

1.5X2.5,Y=2

2.5X3.5,Y=3

3.5X4.5,Y=4

量化可以采用类似“四舍五入”的方法,使每个抽样后的幅

值用一个邻近的“整数”值来近似

非均匀量化:量化间隔不等

y

x

压扩倍数

①x:信号电平值;②y:量化值;

x

x

y

2

1

3

4

x

2

1

3

4

均匀量化:量化间隔相等

所有量化级内信号的压扩倍数相同。

不同量化级内信号的压扩倍数不同

0.5

1.5

2.5

3.5

4.5

10

100

1000

斜率表示压扩倍数

压扩倍数

斜率不同(折线)表示非均匀量化

斜率相同(直线)表示均匀量化

目前国际上有两种非均匀量化方法:

μ律15折线非线性量化-北美、日本采用。

A律13折线非线性量化-中国、欧洲采用。

01

分为256个量化级。

02

如果定义最小段长度为△,则最大电平幅值为:2048△

信号幅值不均匀地分为八个大段,

每个大段都平均地分为16个小段,故一共分为8*16=128段,在信号幅值的负半周量化方法相同,故共有128*2=256个量化级

日本、北美采用µ律15折线PCM量化

01

用一组二进制脉冲来代表已量化的样值幅度。

02

PCM编码使用的是折叠二进制码。编码长度为8比特。

3、编码:

PCM编码规则

A律采用256个量化级时,也就是说,用8位来区分256个量化级

a0

a5

a4

a3

a6

a1

a2

a7

极性码

段落码

段内码

第一位(a0)为极性码,“0”表示负,“1”表示正。这样正负各有128个量化级。

第二~四位(a1~a3)为段落码,表示八个段;段落采用非均匀量化。

第四~七位(a4~a7)为段内码,段内采样均匀量化,分16个段。

第二节PCM数字传输(P23)

一、时分复用的概念

(TDM:Time_DivisionMultiplexing)

3

2

1

c

b

a

B

A

C

1

TDM原理图

1

时间t

一、时分复用的概念

(TDM:Time_DivisionMultiplexing)

3

2

c

b

a

B

A

C

TDM原理图

1

A

A

4

时间t

一、时分复用的概念

(TDM:Time_DivisionMultiplexing)

3

2

c

b

a

B

C

TDM原理图

1

A

a

a

4

D

时间t

一、时分复用的概念

(TDM:Time_DivisionMultiplexing)

3

2

c

b

B

C

TDM原理图

1

A

a

2

2

4

D

d

时间t

一、时分复用的概念

(TDM:Time_DivisionMultiplexing)

3

c

b

B

C

TDM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