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107辅运顺槽过地质构造安全技术措施.docx
PAGE10
PAGE5
520107辅运顺槽过地质构造安全技术措施
一、编制说明
由于520107辅运顺槽施工至1740m处,顶板砂岩侵入,造成顶板破碎,顶板及两帮进行补强支护。为保证施工期间的安全与工程质量,特编制本安全技术措施,待审批后严格贯彻执行。
二、工程概况
520107辅运顺槽顶板为泥岩、砂岩、煤线互层,易破碎,需加强支护,支护范围根据现场施工确定。
三、技术方案设计及技术要求
1、顶板破碎段采取打顶、帮锚杆配合锚索施工。
2、顶部使用Φ18×1800mm锚杆、金属方格网支护,锚杆按间排距:1250×1000mm布置。帮部使用Φ18×1800mm树脂锚杆、塑钢网支护,锚杆按间排距:1000×1000mm布置。顶板锚杆螺母拧紧力矩不小于200N.m,锚固力不小于80kN。锚杆外露长度10~50mm。
3、顶板破碎带锚索补强支护,锚索间排距3000×3000mm。锚索采用Φ15.24×6300mm高预应力锚索,锚入顶板岩石深度≮5.6m,每根锚索采用2支树脂锚固剂锚固,锚索外露长度150~250mm,锚固力不小于200kN。
4、连采机截割要求:顶板完整条件下,一次截割深度≯3.6m,预留长度≯0.6m;顶板破碎时,截割一排,支护一排,锚索紧跟迎头。
5、施工期间使用防爆铲车配合防爆胶轮车出货。
施工工序及说明
(一)开工前准备工作
1、施工队应备足施工用料并清理后路,确保后路安全畅通,具备施工条件后方可施工。
2、施工期间加强电缆的保护,可采取能吊挂的及时吊挂,不能吊挂的要设专人看管,防止被连采机摩擦碰伤。
(二)施工工序
安全确认→开动连采机切割煤体→敲帮问顶→临时支护、铺网→看线、点锚杆、锚索眼位→施工顶板锚杆、锚索→出货→喷浆→质量检查。
五、安全技术措施
(一)安全确认
施工时必须有班队长或班队长以上干部跟班并负责以下安全确认:1、对当班人员贯彻安全技术措施。2、备齐备用料,推流器不少于6根,锚索不少于20根。3、检查10m范围内隐蔽工程情况。4、检查所需工具必须齐全,安全设施必须齐全有效。5、检查施工人员落实安全联保互保情况。6、通讯电话必须可靠。
(二)顶板管理
1、每个小班要做好开工前确认工作,当班的班队长要对现场情况进行全面排查,特别是顶板,电器设备,要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发现不具备生产条件的不得开工。只有在排除安全隐患后,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时方可开工。
2、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截割后及支护过程中,都必须进行敲帮问顶。整个施工过程中必须由专人观顶、敲帮问顶,及时找净帮、顶活矸危岩。找顶人员要站在支护完好的安全地点进行找顶工作,并保证后路畅通无阻。
3、施工时应及时支护顶板,严禁空顶作业。
4、锚网索支护时:
(1)锚杆、锚索严格按巷中对称成线布置,锚杆、锚索要紧跟迎头,托盘、网片要紧贴壁面。锚杆的锚固力及扭矩必须合格,失效的锚杆必须及时补打。
(2)打、安顶板锚杆、锚索时,采用推溜器对顶板进行临时支护,点柱必须垂直顶板布置并固定牢固,待顶板锚杆、锚索全部打齐安装好后,方可将点柱拆除。
5、加强顶板观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向生产技术科汇报。
(三)“一通三防”管理
1、风筒必须吊挂平直,采用双翻边反压边的连接方式,逢环必挂,无脱节漏风现象,风筒口到迎头的距离:煤巷≯5m。
2、严格加强瓦斯及CO检查,每班必须有瓦检员跟班检查,只有当迎头及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小于1.0%时方可施工。当瓦斯浓度超过1.0%或CO2浓度超过1.5%,CO浓度超过0.0024%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每班要在迎头悬挂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及CO检测报警仪和甲烷传感器并悬挂在风筒对帮,距顶板不大于300mm,距帮不小于200mm。
六、避灾路线
(1)避顶板、水灾:迎头→520107辅运顺槽→5-2煤南翼辅运大巷→5-2煤南翼带式输送机大巷→主斜井→地面
(2)避瓦斯、煤尘及火灾:迎头→520107联络巷→520106主运顺槽→5-2煤南翼辅运大巷→5-2煤辅助运输煤门→副斜井→地面
6、其它未尽事项按《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以及国家相关规定要求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