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益母草》益母草.docx
益母草
益母草,又名:蓷、茺蔚、坤草、九重楼、云母草、森蒂,拉丁学名:Leonurusartemisia(Laur.)S.Y.HuF,是唇形科、益母草属植物,夏季开花。其干燥地上部分为常用中药,中国大部分地区均产,生用或熬膏用。一年或二年生草本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生于山野荒地、田埂、草地等。在夏季生长茂盛花未全开时采摘,味辛苦、凉,活血、祛淤、调经、消水,治疗妇女月经不调,胎漏难产,胞衣不下,产后血晕,瘀血腹痛,崩中漏下,尿血、泻血,痈肿疮疡。
形态特征
益母草是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有着其上密生须根的主根。茎:茎直立,通常高约30~120cm,呈钝四棱形,微具槽,有着倒向糙伏毛,在节及棱上特别密集,在基部有时近于无毛,且多分枝,或仅于茎中部以上有着能育的小枝条.叶:叶轮廓变化非常大,茎下部叶轮廓呈卵形,基部为宽楔形,掌状3裂,裂片呈长圆状菱形至卵圆形,通常长约2.5~6cm,宽1.5~4cm,裂片上再分裂,上面为绿色,有糙伏毛,叶脉稍下陷,下面淡绿色,被疏柔毛及腺点,叶脉突出,叶柄纤细,长2~3cm,由于叶基下延而在上部略具翅,腹面有具槽,背面呈圆形,被糙伏毛;茎中部叶轮廓是菱形,且较小,通常分裂成3个或偶有多个长圆状线形的裂片,基部为狭楔形,叶柄长0.5~2cm。花:花序最上部的苞叶近于无柄,呈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约3~12cm,宽约2~8mm,全缘或具稀少牙齿。轮伞花序腋生,具有8~15花,轮廓呈圆球形,直径约2~2.5cm,多数远离而组成长穗状花序;小苞片刺状,向上伸出,基部略弯曲,比萼筒短,长约5mm,有贴生的微柔毛;花梗无。
花萼:花萼呈管状钟形,长约6~8mm,外面有贴生微柔毛,内面于离基部1/3以上被微柔毛,有5脉,显著,有齿5,前2齿靠合,长3mm,后3齿较短,等长,长2mm,齿均宽三角形,先端刺尖。花冠:花冠为粉红至淡紫红色,长约1~1.2cm,外面于伸出萼筒部分被柔毛,冠筒长6mm,等大,内面在离基部1/3处有近水平向的不明显鳞毛毛环,毛环在背面间断,其上部多少有鳞状毛,冠檐为二唇形,上唇直伸,内凹,呈长圆形,长7mm,宽约4mm,全缘,内面无毛,边缘具有纤毛,下唇略短于上唇,内面在基部疏被鳞状毛,3裂,中裂片为倒心形,先端微缺,边缘薄膜质,基部收缩,侧裂片为卵圆形,细小。雄蕊:雄蕊4,均延伸至上唇片之下,平行,前对较长,花丝丝状,为扁平,疏被鳞状毛,花药为卵圆形,二室。雌蕊:花柱为丝状,略超出于雄蕊而与上唇片等长,没有毛,先端相等2浅裂,裂片为钻形。花盘平顶。子房为褐色,没有毛。小坚果长圆状三棱形,长约2.5mm,顶端截平而略宽大,基部为楔形,呈淡褐色,光滑。花期通常约6~9月,果期约9~10月。
繁殖方式
?
播种繁殖:益母草分早熟益母草和冬性益母草,一般均采用种子繁殖,以直播方法种植,育苗移栽者亦有,但产量较低,仅为直播的60%,故多不采用。播种期因品种羽性不同耐异,冬性益母草,必须秋播种均可开花结果。播种按行距27厘米,穴距20厘米,深3-5厘米,开浅穴播种。???????
生长习性
?
益母草喜好温暖湿润气候,喜阳光,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壤和荒山坡地均可种植,以较肥沃的土壤为佳,需要充足水分条件,但不宜积水,怕涝。生长于多种环境,海拔可高达3400米。野荒地、路旁、田埂、山坡草地、河边,以向阳处为多。
主要价值
?
药用价值:益母草有利尿消肿、收缩子宫作用的作用,是历代医家用来治疗妇科病的要药。益母草可全草入药,有效成分为益母草素,益母草含益母草碱、水苏碱、益母草定、益母草宁等多种生物碱及苯甲酸、氯化钾等。
花语
暂无
花外之音
益母草,为妇女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