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采煤工艺以及用途.pptx

发布:2025-05-08约1.07万字共5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矿井根本概述第一部、煤的开展、分类与用途第二部、青龙寺煤矿矿井根本概况第三部、矿井开拓布置第四部、采煤方法概述

第一部煤的开展煤是古代植物遗体的堆积层埋在地下后,经过长时期的地质作用而形成的。据研究,几乎所有的植物遗体,只要具备了成煤的条件,都可以转化成煤。不过,低等植物遗体所形成的煤,分布范围小,厚度薄,很少被人利用。那些分布广、规模大、利用广泛的煤,都是高等植物的遗体〔主要是古代的蕨类、松柏类以及一些被子植物的遗体〕形成的。在地球的历史上,最有利于成煤的地质年代主要是晚古生代的石炭纪、二叠纪,中生代的侏罗纪以及新生代的第三纪。这是因为,在这

第一部煤的开展几个时期内,地球上的气候非常温暖潮湿,地球外表到处长满了高大的绿色植物,尤其在湖沼、盆地等低洼地带和有水的环境里,封印木、鳞木等古代蕨类植物生长得特别茂盛。当时,高大的树木倒下以后,就会被水淹没了,这就造成了倒木和氧隔绝的情况。在缺氧的环境里,植物体不会很快地分解、腐烂。随着倒木数量的不断增加,最终形成了植物遗体的堆积层。这些古代植物遗体的堆积层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不断地被分解,又不断地化合,渐渐形成了泥炭层,这是煤的形成的第一步。由于地壳的运动,泥炭层下沉了。泥炭层被泥沙、岩石等沉积物覆盖起来。这时,

第一部煤的开展史泥炭层一方面受到上面的泥沙、岩石等的沉重压力,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泥炭层又受到地热的作用。在这样的条件下,泥炭层开始进一步发生变化:先是脱水,被压紧,从而比重加大,而且石炭的含量逐渐增加,氧的含量逐渐减少,腐殖酸的含量逐渐降低。完成这几个过程以后,泥炭就变成了褐煤。褐煤如果继续不断地受到增高的温度和压力的作用,就会引起内局部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进一步变化,褐煤就逐渐变成了烟煤或无烟煤了。

第一部煤的开展史在矿物燃料中,煤是最先广泛使用的一种重要能源。用石油和天然气代替煤只是为了某些目的。今天世界上煤的用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我国能源的70%是从煤得来的,就是工业水平很高的美国,也约有1/4工业的能源提靠煤来供给的。尽管其他能源的利用正在增长,但全世界煤的应用和生产也仍在增长。既然天然气和汽油两者几乎都可以从煤中取得,那就很明显,煤的生产必然会有增无减。

第二部、煤的分类与用途

随着社会的开展,科学的进步,煤的用途愈来愈广泛。人们对煤的性质、组成结构和应用等方面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逐渐发现各种煤炭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不同的特性。根据各种不同的需要,把各种不同的煤归纳和划分成性质相似的假设干类别。这样,就形成煤分类的概念。针对不同的侧重点,煤的分类方法有:??

1.煤的成因分类:成煤的原始物料和堆积环境分类,称为煤的成因分类????2.煤的科学分类:煤的元素组成等根本性质分类,称为科学分类。3.煤的实用分类:煤的实用分类又称煤的工业分类。???

第二部、煤的分类与用途按煤的工艺性质和用途分类,称为实用分类。中国煤分类和各主要工业国的煤炭分类均属于实用分类,以下详细介绍我国煤实用分类的情况。根据煤的煤化度,将我国所有的煤分为褐煤、烟煤和无烟煤三大煤类。

第二部、煤的分类与用途(3)贫瘦煤(PS)。贫瘦煤是高变质、低挥发分、弱粘结性的一种烟煤。(4)瘦煤(SM)。瘦煤是低挥发分的中等粘结性的炼焦用煤。在炼焦时能产生一定量的胶质体。(5)焦煤(JM)。焦煤是中等及低挥发分的中等粘结性及强粘结性的一种烟煤。6)肥煤(FM)。肥煤是低、中、高挥发分的强粘结性烟煤。加热时能产生大量的胶质体。(7)长焰煤(CY)。长焰煤是变质程度最低的一种烟煤,从无粘结性到弱粘结性的都有。其中最年轻的还含有一定数量的腐植酸。

第二部、煤的分类与用途(8)褐煤(HM)。褐煤分为透光率Pm<30%的年轻褐煤和Pm>30~50%的年老褐煤两小类。褐煤的特点为:含水分大,密度较小,无粘结性,并含有不同数量的腐植酸,煤中氧含量高。还含有一定的次生腐植酸,含氧量较多,有的高达10%以上。贮存时易风化碎裂。煤化度较高的年老煤,加热时能产生一定量的胶质体。单独炼焦时也能结成细小的长条形焦炭,但强度极差,粉焦率很高。常达15~30%左右。

第二部、煤的分类与用途化学反响性强,热稳定性差,块煤加热时破碎严重。存放空气中易风化变质、破碎成效块甚至粉末状。发热量低,煤灰熔点也低,其灰中含有较多的CaO,而有较少的Al2O3。

第二部、煤的分类与用途煤的用途1.无烟煤?:是变质程度最深的煤种,含碳量高达90%-98%,一般用于民用燃料。2、?贫煤:是变质程度较深的煤种。虽然属于烟煤,但加热时不产生胶质体,燃烧时火焰短,多为动力与民用燃料。3、?瘦煤?:加热时产生的胶质体少且软化温度高。可用作炼焦配煤,以增加焦碳的块度及减少焦碳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