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插水稻智能化育秧技术2025-扬州大学魏海燕.pptx
机插水稻智能化育秧技术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主攻单产和品质提升,确保粮食稳产丰产。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实现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重大战略需求。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农村青壮劳动力急剧减少和科技的进步,水稻生产方式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轻简化、机械化、智能化转变。
国家《“十四五”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也提出,大力推广基于北斗、5G的自动驾驶、远程监控、智能控制等技术在大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水稻插秧机等机具上的应用,引导高端智能农机装备加快发展。
现有水稻的机械化种植主要包括机械直播(旱直播和水直播)和机插(毯苗机插和钵苗机插),在上述机械上应用自动驾驶和智能控制等技术,一定程度上可实现水稻智能化生产。
与直播水稻种植方式相比,机插水稻种植方式通过培育标准化壮秧,可充分利用秧田期温光,延长生育期,提高光合物质积累,增强养分的吸收,提高养分利用率,因而在单产提升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也正是因为机插水稻比直播水稻多出了育秧环节,使得机插水稻在生产过程中不仅增加了播种流水线、育秧盘等资产投入,同时还增加了育秧、装续秧等人工成本,使得机插水稻这一有利于单产提升的好技术推广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为有效减少机插水稻育秧与栽插过程中的用工,本团队在应用智能化育秧流
水线开展硬地硬盘育秧的基础上,通过研发双毯秧盘、筛选轻型育秧基质,开展密苗培育标准化壮秧等育秧关键技术攻关研究的同时,应用北斗导航自动驾驶插秧机机插,进而实现水稻育栽秧的智能化,减少用工的同时极大地降低劳动强度。
一、机插水稻硬地硬盘智能化育秧技术
1.硬地的选择
空闲的水泥场地、晒场、空置路面等,使用激光整地机平整镇压的硬地。
附近要有水源和方便的电源,方便灌溉。
场地平整,易于摆盘的育秧场地。
激光平整硬地的准备
激光整地
四周开沟
机械镇压
摆盘育秧
2.育秧土(营养基质)准备
营养土育秧
选地翻耕:年前翻耕可提升土壤理化性质,疏松透气,便于取土。
取土晾晒:晴好天气晾晒2-3天,每天使用拖拉机旋耕两次确保水分蒸发。
年后取土,场地晾晒
年前选地翻耕
土壤与育秧基质混拌:可用育秧基质与营养土混拌减少用土量,将育秧基质撒均匀撒在营养土上晾晒一天后拖拉机旋耕将土壤与基质搅拌均匀。
育秧土过筛土机进一步粉碎,排除异物,避免育秧损坏育秧机。粉碎的育秧土使用传送带运输成堆,避免暴晒,可覆农膜使育秧土熟化。
土壤与育秧基质1:1混拌
育秧土熟化
拌壮秧剂:落谷前7~10d,按每100kg床土拌入旱育保姆、壮秧剂
0.8~1kg,拌匀制成营养土备用。
营养基质育秧
部分或全部选用水稻育秧专用营养基质来代替营养土育秧的,在育秧前,要进行育秧预试验,确保采购营养基质的安全有效性。
南通市瑞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海安)“万年翠”牌基质
3.种子准备
晒种:播种前选晴好天气晒种,提升种子活力,确保出芽整齐。
药剂浸种:选用植保部门推荐药剂,如氰烯菌脂或氰烯·杀螟丹等浸种。
去除空瘪粒:充分搅拌,使空瘪粒飘浮至表面便于捞出。
药剂浸种
拌种:浸种48-72小时候,使用“亮盾”拌种(1000毫升可拌种1000斤),可杀菌防治苗期病害。
摊晾控水:拌种结束后,摊开种子静置待育秧使用。
拌种
摊晾
4.适期、分期播种
适期播种:根据前茬收获期,耕整地的农耗时间等,按16-20天秧龄,分批次确定播种期。
播期确定原则:既要“抢早争季节”,又要“宁可地等秧,不可秧等地”。
5.精确控制播种量
根据种子千粒重、发芽率、成苗率等因素,按照9寸盘每盘成3200-3500苗,精确计算播种量。
每盘播种量(I)=每盘0(I)
调试播种流水线,确定每盘播种量达标。
秧龄短的播量可适当提高,减少用盘量的同时降低大田漏插率。
00
重
率
千
率
成
芽
要
发
需
6.智能化流水线播种
自动分盘、铺底土、洒水、播种、覆土、叠盘码垛,工作效率2400盘/小时。
具有自动变频调节覆土量、播种量,触摸屏一体化控制等功能。
叠盘码垛
自动分盘
铺底土
覆土
播种
洒水
智能化流水线播种特点
用工少:与常规流水线播种相比,用工减少一半以上,需3-4人左右。
效率高:每小时播种2400盘左右,效率是常规播种流水线的3倍。
7.暗化齐苗
叠盘暗化出苗,每20~25盘1叠,黑色农膜封闭,保温保湿促进齐苗。
温较低时暗化3天,温正常或较高时暗化2天即可。芽长1-2cm即可移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