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检验规范.doc
1.目的
为了规范原材料检测,使原材料的检测有据可依,本标准规定了原材料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技术要求,适用于本公司的所用原材料的采购与入库验收。
2.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钢板、型钢以及焊材的入库验收标准。
3.职责
3.1生产技术部负责根据钢材以及焊接材料对产品结构安全性的影响程度对钢材以及焊接材料进行重要程度分级。
3.2仓库负责对钢材以及焊接材料进行外观、尺寸检验,
3.3综合部负责对质量异议的裁决。
3.4营销部负责对检验不合格的钢材以及焊接材料的退货和重新采购
4、参考标准及引用文件
GB/T1591-2008低合金高强度结构用钢
GB/T247-2008钢板和钢带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GB/T2101-2008型钢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GB/T3077-1999合金结构钢
GB/T3274-2007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钢带
GB/T5117-1995碳钢焊条
GB/T5118-1995低合金钢焊条
GB/T5293-1999埋弧焊用碳钢焊丝和焊剂
GB/T699-1999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700-2006碳素结构钢
GB/T706-2008热轧型钢
GB/T708-2006冷轧钢板、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709-2006热轧钢板、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8110-2008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
GB/T10045-2001碳钢药芯焊丝
5外购钢材的检验项目、检验标准及检验方法
5.1钢材随货质量证明文件的检验
每一批钢材必须附有证明该批钢材符合标准要求的生产厂家质量证明书(原件),如从非材料生产单位采购的钢材则应同时取得材料质量证明书原件或加盖供材单位检验公章和经办人章的有效复印件(供材单位检验公章和经办人章必须为红章)。
质量证明书中的内容至少包括:
a)材料生产单位名称或厂标;
b)发货日期
c)材料制造标准号
d)材料牌号
e)炉(批)号、交货状态、重量、支数或件数
f)材料名称、规格、尺寸(型号)、质量级别
g)钢厂技术监督部门的印章
5.2钢材标志检验
材料的明显部位应有清晰、牢固的钢印标志或其它标志如喷印、粘贴标签、挂标牌等,标志至少包含以下内容:材料制造标准代号、材料牌号及规格、炉(批)号、国家质量监督部门认可的标志、材料生产单位名称及检验印签标志。并与钢材质量证明书一一对应。
5.3钢材表面检验
1)锈蚀等级要求:钢材表面锈蚀等级要求在C级以上,如果已达到D级,判为不合格。
锈蚀等级标准:
A级:全面地覆盖着氧化皮而几乎没有铁锈的钢材表面;
B级:已发生锈蚀,并且部分氧化皮已经开始剥落的钢材表面;
C级:氧化皮已因锈蚀而剥落,或者可以刮除,并且有少量点蚀的钢材表面;
D级:氧化皮已因锈蚀而全面剥落,并且普遍发生点蚀的钢材表面。
2)钢材表面不得有裂纹、气泡、结疤、拉裂、折叠、夹杂和压入的氧化铁皮,钢板和钢带不得有分层,钢材表面允许存在少量的划痕或压痕,但深度不得超过钢材允许负偏差的一半。钢材表面不允许有油污,不允许涂防锈漆。钢材表面、侧面、内侧、外侧不允许存在重皮现象,各种钢材标识要清楚。
6.钢板检验规范
6.1技术要求
6.1.1钢板的表面质量
a.钢板表面和侧面不得有裂纹、分层和折叠,同时表面不得有气泡、结疤、拉裂、裂纹、夹杂和压入的氧化铁皮。
b.钢材表面的缺陷不允许有焊补和堵塞,应用凿子或砂轮清理,清理处应平缓无棱角,清理深度不得超过钢板厚度负偏差的范围。
c.钢材表面不允许有油,不允许涂防锈漆。
6.1.2钢板质量保证书或合格证齐全,规格、型号、标识与实物相符。
6.1.3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及允许偏差
表1:单轧钢板的厚度允许偏差(N类)单位为mm
公称厚度
下列公称宽度厚度的允许偏差
≤1500
>1500~2500
>2500~4000
>4000~4800
3.00~5.00
±0.45
±0.55
±0.65
—
>5.00~8.00
±0.50
±0.60
±0.75
—
>8.00~15.0
±0.55
±0.65
±0.80
±0.90
>15.0~25.0
±0.65
±0.75
±0.90
±1.10
>25.0~40.0
±0.70
±0.80
±1.00
±1.20
>40.0~60.0
±0.80
±0.90
±1.10
±1.30
>60.0~100
±0.90
±1.10
±1.30
±1.50
>100~150
±1.20
±1.40
±1.60
±1.80
>150~2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