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四川省名山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师岗笔试题带答案.docx
2024年四川省名山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师岗笔试题带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
1.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桑代克
B.华生
C.布鲁纳
D.加涅
答案:A。桑代克1903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他也因此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华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布鲁纳强调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加涅对学习进行了分类等研究。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发现获得知识的学习方式属于()
A.接受学习
B.机械学习
C.意义学习
D.发现学习
答案:D。发现学习是指学生要学习的概念、原理等内容不直接呈现,需要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探索、发现而获得。接受学习是将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习者;机械学习是不理解材料意义的学习;意义学习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原则是()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答案:A。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启发性原则强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循序渐进原则强调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巩固性原则强调巩固所学知识。
4.我国古代的“六艺”和古希腊的“七艺”都属于()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隐性课程
答案:A。学科课程是一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定的课程,“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和“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都是按照不同学科来设置的课程。活动课程强调以儿童活动为中心;综合课程是将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整合为一体;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5.以下哪种学习动机属于内部动机()
A.“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B.“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C.读书是一种乐趣
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答案:C。内部动机是由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读书是一种乐趣”体现了个体对读书本身的兴趣,属于内部动机。A、B选项体现的是读书带来的外在地位、财富等好处,属于外部动机;D选项是为了国家崛起这种外部的社会责任感,属于外部动机。
6.教师采用画小红花、插小红旗等方式鼓励学生的德育方法是()
A.品德评价法
B.榜样示范法
C.陶冶教育法
D.实际锻炼法
答案:A。品德评价法是指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方法,画小红花、插小红旗等属于对学生的奖励评价。榜样示范法是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陶冶教育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实际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
7.学生已经有“四边形”的概念,现在要学习“平行四边形”,这是一种()
A.派生类属学习
B.相关类属学习
C.上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答案:A。派生类属学习是指新学习内容仅仅是学生已有的、包容面较广命题的一个例证,或是能从已有命题中直接派生出来的。“平行四边形”是“四边形”的一种特殊类型,学习“平行四边形”属于派生类属学习。相关类属学习是新内容纳入可以扩展、修饰或限定学生已有的概念、命题,并使其精确化;上位学习是指新概念、新命题具有较广的包容面或较高的概括水平;并列结合学习是当新概念或新命题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观念既不产生下位关系,又不产生上位关系时产生的。
8.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是()
A.讲授法
B.演示法
C.讨论法
D.练习法
答案:B。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辩论,从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进行实际操作,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方法。
9.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体现了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答案:B。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顺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