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模拟题化学化学(北京卷)(考试版A4).docx
2024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北京卷)
化学
(考试时间:70分钟试卷满分:7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N-14O-16Cl-35.5K-39Mn-55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衣食住行离不开各种材料,下列生活物品主要由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A.纯棉短袖 B.塑料碗筷
C.水泥栏杆 D.不锈钢刀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C.金属都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
D.铝制品在空气中耐腐蚀是因为铝不活泼
3.常温下,我们身边一些物质的近似pH范围如下:
物质
苹果汁
西瓜汁
牛奶
鸡蛋清
炉具清洁剂
pH
2.9
5.8
6.4
7.6
12.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苹果汁的酸性最小 B.牛奶放置一段时间后变酸,pH变大
C.胃酸过多的患者可适量喝点鸡蛋清 D.炉具清洁剂的碱性比鸡蛋清弱
4.2022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只有一个地球”,聚焦可持续生活,致力于实现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A.深埋处理废旧电池 B.垃圾分类投放,资源回收利用
C.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 D.开发利用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使用
5.“加铁酱油”“高锌奶粉”“富硒茶叶”中,“铁、锌、硒”指的是
A.物质 B.元素 C.金属 D.原子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树木上涂刷含有硫黄粉等的石灰浆,可防止冻伤树木,并防止害虫生卵
B.熟石灰可用于处理碱性废水
C.磷肥可以促进作物生长,还可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
D.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
7.分类是研究物质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描述正确的是
A.冰、干冰、可燃冰的成分都是水
B.水蒸馏、煤干馏、石油分馏都是物理变化
C.铁、碘、锌都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D.煤、汽油、天然气是三大化石能源
8.下列物质中氯元素化合价是按照从高到底顺序排列的是
①HCl;②ClO2;③HClO4;④KClO3;⑤HClO
A.①⑤②④③ B.③④②⑤① C.③④⑤②① D.④③②⑤①
9.对下图相关问题的解释或推测错误的是
A.图a中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因为灯帽能隔绝空气
B.图b将煤球变成蜂窝煤燃烧更充分,是增大了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图c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D.由图d的现象可推知,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10.1个成年人每分钟约需吸入氧气8L,则每分钟约吸入空气的体积是
A.8L B.10L C.20L D.40L
11.下列化学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A.Mg﹣镁 B.2Na﹣2个钠元素
C.3Fe2+﹣3个铁离子 D.4N2﹣4个氮原子
12.下列用途中,主要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铁水铸成锅
B.氮气用作保护气
C.氦用于制造低温环境
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制成电光源
13.下表是某同学在错题本中整理的部分内容,其中完全正确的是()
A化学用语
B现象描述
H--表示一个氢分子
2Fe2+--表示两个铁离子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C性质与其对应用途
D事实与解释
石墨质软而滑腻--做润滑剂
N2常温下性质稳定--制氮肥、炸药
端午时节粽飘香--分子不断运动
O2和O3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A.A B.B C.C D.D
1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取肥皂水测硬度?? D.检查装置气密性??
15.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下列有关溶液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做菜时汤汁太咸,可以适当加水稀释
B.生活中将面粉、蔗糖、植物油放入水中,都能形成溶液
C.NaOH、NaCl、NH4NO3溶解时有热量的变化,能用水来鉴别
D.将水喷向空中以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
16.下列现象或方法,不只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有关的是
A.浓硫酸露置于空气中会增重、变稀
B.夏季空调冷气吹到的地方可看到有“冷气雾”
C.固体烧碱要密封保存
D.打开浓盐酸的瓶盖,瓶口产生白雾
17.分类和归纳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污染物有:CO、SO2、NO2
B.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等
C.水的净化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电解???蒸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