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总复习题型一:跨学科实践.pptx
模块三对接课标;;;;AQI;(1)污染物X是?CO?(填化学式)。;2.【基于特定需求设计和制作简易供氧器】(2023·成都)学习小组开展了“设计和制作简易供氧器”的实践活动。;【活动一】认识制氧机
(1)观察窗的作用是?观察是否有气泡和产生气体的快慢?。
(2)加湿仓的作用是?洗气,使氧气具有一定的湿度?。;【活动二】选择制氧剂;实验一:过氧化氢。小组设计了图2实验装置,用表中溶质质量相等的四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实验。在集气瓶中加满水,锥形瓶中加入0.2gMnO2,注入溶液,记录并处理20min内的数据如图3所示。;?;实验二:过碳酸钠。往锥形瓶中加入ag过碳酸钠、0.2gMnO2和9.11mL水,待反应完全后收集到约159.1mL水(产生氧气的量与上表中药品得到氧气的最大量相等)。其他药品质量不变,再分别用不同体积的水进行实验。记录并处理20min内数据如图4所示。;【活动三】制作供氧器;3.【水质检测及自制净水器】(2022·大庆)同学们在实验室模拟水厂净化工艺,将采集的湖水净化成自来水,终制成蒸馏水,实验流程如图所示:;(3)通过操作3可以得到净化程度更高的蒸馏水。
①操作3的名称是?蒸馏?。
②实验时,除了向烧瓶中加入液体C,还需要加入少量的?碎瓷片(或沸石)?,其作用是?防止液体暴沸?。
③得到的蒸馏水是?软水?(填“硬水”或“软水”),可以通过?肥皂水?进行检验。;(4)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水处理消毒剂。;4.【基于碳中和理念设计低碳行动方案】(2023·威海)“碳中和”,我们一直在行动。我国宣布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封存”与“碳转化”是实现碳中和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选择。
(1)“碳封存”
2023年6月1日,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项目成功投入使用,填补了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的空白。该技术是将油井开采产生的油气混合物注入高碳分离器,再将分离出的二氧化碳通入压缩机加压和干燥,使其变成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超临界状态。超临界状态二氧化碳密度高,接近液态二氧化碳;粘度小,流动快,接近气态二氧化碳。
①从微观角度分析??氧化碳易被压缩的原因?气态二氧化碳分子间隔很大,容易被压缩?。;②为了防止对输送管道内部造成腐蚀,输送超临界二氧化碳的管道材料采用不锈钢或低铬钢等,同时对二氧化碳进行干燥处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二氧化碳需要干燥的原因?CO2+H2O=====H2CO3?。低铬钢属于?BD?(填字母)。;③下列对超临界二氧化碳的理解正确的是?CD?(填字母)。;(2)“碳转化”;?;5.【垃圾的分类与回收利用】(2023·山西节选)随着我国“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城市垃圾的处理成为了一项重要工程。某校实践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的组织下,带着极大的兴趣对垃圾的分类、处理、焚烧产物及宣传活动等展开了项目化学习。
任务一:调查垃圾分类的价值
【咨询交流】同学们参观了一个垃圾分类处理厂,获悉城市生活垃圾可分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垃圾的综合化分类具体可得到金属、塑料和?废纸(合理即可)?等可再利用的资源。;任务二:学习垃圾分类处理的方法
【参观学习】小组同学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了解到垃圾回收处理的过程如下:
分类收集→运输→垃圾处理厂筛分→分类处理→最终处置。
【小组交流】垃圾筛分时,可根据?颜色?区分铜和铝。;任务三:设计垃圾分类回收的宣传活动;【成果分享】同学们通过各种方式,学到了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分类管理知识。在项目化学习的成果报告中,同学们提出了许多合理化的建议。为了强化垃圾分类处理意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执行分类措施,你还能提出的一条有价值的建议是?制作小海报(或学习垃圾回收法律条文,合理即可)?。;6.【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2022·贺州)小明同学家里承包了一块土地,准备种植特色农产品小红薯。由于担心该地土壤的酸碱性不适合种植小红薯,特邀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对土壤的酸碱性进行项目式探究。
活动一:测定土壤的酸碱性
【实验方案】(1)取少量土壤样品,加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澄清后过滤。
(2)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滤液滴在pH试纸上,等试纸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出pH,进一步确定土壤酸碱性。;【实验记录】同学们分别进行了四次实验测定土壤滤液的酸碱度,实验数据记录如下:;活动二:【调查分析】经调查,该土地之前的承包者为使自己种植的农作物生长茂盛,施用了大量化肥——硫酸铵,于是推测土壤的酸碱性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土壤中含有大量的硫酸铵。;实验步骤;【实验结论】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