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题破山寺后禅院教学设计.docx

发布:2025-05-09约3.78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部编语文八年级下——

第六单元后诗词四首

05《题破山寺后禅院》教学设计

编辑整理|老彭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反复吟咏,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诗歌的一般常识,借助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的意蕴,感悟意境;

3.知人论世,了解诗人生平及创作背景,学习一些鉴赏诗歌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

1.体会诗歌的意蕴,感悟意境;

2.赏析名句。微信公众号“彭波语文工作室”,私人微信:pengbo1227A)

3.背诵这首诗。

难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纯净的心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微信公众号“彭波语文工作室”,私人微信:pengbo1227A)

【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

[文字导入]“禅”

问题:你能准确的读出这个汉字吗?由这个字想到什么?

预设:

[chán]⑴佛教用语,指排除杂念,静坐:坐~。参~。⑵泛指佛教的事物:~林。~杖。微信公众号“彭波语文工作室”,私人微信:pengbo1227A)

[shàn]禅让:受~。~位。

过渡语:《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禅”应该读做……[chán],破山寺是一个环境优美寂静的地方,今天我们就和诗人一起去破山寺游览一下感受破山寺寂静的环境。微信公众号“彭波语文工作室”,私人微信:pengbo1227A)

二.文学常识

1.解题:

破山寺,即兴福寺,古址在江苏常熟虞山北麓。后禅院,禅院即寺院,寺院一般分前后院,前院讲经、供佛,后院即“后禅院”,为僧人居住区。

问题:那么,“题”字是什么意思?题目的意思是什么?

预设:写破山寺后禅院。交代了写作的内容。

2.作者背景:

常建——唐代诗人。生卒年和字号不详。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只做过盱眙(xūyí)尉的小官。由于仕途失意,所以寄情山水,游览名山古刹,寻幽探胜,后来隐居鄂渚的西山。《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在他游览破山寺时所作,这是他的代表作。(解释:盱眙尉相当于现在的公安局长。)

微信公众号“彭波语文工作室”,私人微信:pengbo1227A)

三.初步诵读

[学生诵读一]自由诵读,读准字音和节奏。

字音:[万籁(lài)][钟磬(qìng)]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学生诵读二]观视频诵读,学生跟读。

[学生活动]找出诗歌中描写到的自然景物及声音,并说说用什么来形容它们?试问这样形容有什么好处?

(古)寺,(初)日,(高)林。

——历史悠久,古朴清新。

(竹)径,(幽)处,(深)花木。

——花木扶疏,幽深清净。

(山)光,鸟,(潭)影,人。

——人与自然和谐交融,尘世杂念全消,身心愉悦空灵。

万籁,(钟磬)音。

——寂静空灵,融入佛音,物我两忘。

微信公众号“彭波语文工作室”,私人微信:pengbo1227A)

四.了解诗意

[学生活动]结合课下注释,讲述诗歌大意?

(让学生自荐发言,同学补充,教师帮助整理提供答案)

题破山寺后禅院①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②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③。

万籁④此都寂,但余钟磬⑤音。

【教材注释】

①选自《全唐诗》。常建,生平不详。可能是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破山寺,即今江苏常熟虞山北麓兴福寺。禅院,寺院。

②[禅房]僧人住的房舍。

③[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山中景色使鸟怡然自得,潭中影像使人心中俗念消失。人心,指人的世俗之心。

④[万籁(lài)]指各种声响。

⑤[钟磬(qìng)]寺院诵经,敲钟开始,敲磬停歇。

【译】清晨我漫步走到这座古寺,初升的太阳照耀着高大的林木。一条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地方,那里是被花木浓荫覆盖着的禅房。山中景色使鸟怡然自得,潭中影像使人心中俗念消失。各种声音都已经沉寂,只听到那悠长的钟磬的声音。

微信公众号“彭波语文工作室”,私人微信:pengbo1227A)

五.诗句赏析

1.首联:“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清晨我漫步走到这座古寺,初升的太阳照耀着高大的林木。]

⑴点明时间“清晨”,“清”字传达清新脱俗的意韵,让人联想到什么呢?

预设:清晨,天空湛蓝明净,一尘不染,空气新鲜怡人。

⑵“古”寺,“初”日,“高”林,营造出一种怎样的意境。

预设:

“寺”点明地点,用“古”进行限制修饰,传达出寺院历史悠久,古朴的意思。并为下文写“高林”“曲径通幽”“禅房花木深”等景作下铺垫。即为下文写景张本。微信公众号“彭波语文工作室”,私人微信:pengbo1227A)

“日”用“初”修饰,进一步点明具体时间,并有了景致。用“初”形容“日”,给人新、美的感觉。

“林”用“高”形容,写出林木繁茂高大的景色,阳光透过高林斜射下来的光线给人柔和感,同时照应前文“古”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