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二模语文试卷.doc
2024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黄晕(yūn)殷红(yān)翘首(qiáo)戛然而止(gá)
B.篡改(cuàn)龟裂(jūn)妖娆(ráo)锱铢必较(zī)
C.轻觑(qù)诘难(jí)蝉蜕(duì)怏怏不乐(yàng)
D.叵测(pǒu)簌簌(sù)褶皱(zé)诺诺连声(nuò)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绝壁膝盖脑怒欺侮
B.困惑撺缀胆怯委曲
C.叛徒诚肯鉴别宛转
D.惊异鞠躬奖励家眷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热爱祖国、报纸杂志、打扫教室这三个短语的类型各不相同。
B.“社”是谷神,“稷”是土地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史册。
C.山南水北为“阳”,水南山北为“阴”,如“达于汉阴”中的“阴”就是指汉水的南部。
D.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龙须沟》《四世同堂》等。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将两种相互对立的行为——“离别”与“相逢”两种不同的情感——“伤心”与“庆幸”并列,表现了爱情的美好与纯真,引发了人们的强烈共鸣。
B.有一个面对新闻专业学生关于“范长江是谁”的知识测验,有学生回答:范长江是小品演员,并且不止一个学生这么回答。看到这样的笑话,我感到悲哀。
C.春雪也叫桃花雪。一来是,桃花儿开,雪花儿也开,天花地花竞相开;二来呢,大朵的雪花儿平平仄仄地落下来,人们看得有些恍惚,一时分不清哪是桃花儿,哪是雪花儿。
D.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境界说”是他哲学思想中最为珍贵的一个部分。“……人所可能有的境界,可以分为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冯友兰《论人生的境界》)
(★★)5.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安徽庐江发现的西汉古墓中的千年古棺由金丝楠木制成,油漆鲜艳无比,油光可鉴。
B.老鼠和麻雀经常到庄稼地或粮仓粮库等地方偷吃粮食,这一点在当时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尤其令人深恶痛疾。
C.我知道他疏懒,本不以杳无消息为奇,但有时也颇怨他不给一点消息。
D.这部小说凝聚了创作者毕生的智慧,构思非常巧妙,故事情节抑扬顿挫,引人入胜。
二、填空题
(★★)6.下面文段中,第②、③两句各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①语文学习既包括读写听说能力的培养,又包括精神的充实、情感的完善与人格的提升,其最终目的是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②在这里,教科书只是给你们搭建了一种资源,一个平台。③你们不必受此局限,而应尽可能将教科书与社会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运用语文、学习语文、享受语文。④这样,你们的语文水平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1)第②句修改意见:
(2)第③句修改意见:
三、综合性学习
(★★★)班级开展了“以和为贵”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围绕“和”的主题,分小组从以下三个层面展开学习和探究。
【活动一】寻“和”之义
7.下列诗句最能体现“以和为贵”思想的一项是()
A.和雨还穿户,经风忽过墙。(赵执信《萤火》)
B.君臣重修德,犹足见时和。(杜甫《伤春五首》)
C.丽日催迟景,和风扇早春。(蒋防《春风扇微和》
D.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
【活动二】觅“和”之用
8.夜深了,小文邻居家弹钢琴声音依然很大,小文母亲怒气冲冲地想去找邻居理论。假如你是小文,该怎么劝说母亲?
【活动三】享“和”之乐
9.班会课讨论如何快速形成共识,请你从“和为贵”的思想中汲取智慧,制订两条“议事规则”。(要求:以标语形式呈现,每条准则分上下两句,字数相等。)
四、名著阅读
(★★★)根据名著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10.语文老师布置同学们以“逃离”和“重返”为关键词,探究简·爱的四次逃离和两次重返的意义,开启寻找自我之旅。请完成下面表格
地点
逃离的原因
重返的意义
盖茨海德府
逃离生命成长中的恶意和压制
③见到(人物)________,学会自我审视,放下仇恨
①________
逃离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