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doc

发布:2025-05-08约7.96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综合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基石。学校要组织“探寻汉字前世今生”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寻访汉字之源

汉字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工具,可以帮助人们冲破时间、空间的,理解和掌握中华文明的内核和精髓。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关于“仓颉造字”的传说。李斯《仓颉篇》曰:“仓颉作书,以教后诣。”汉字记录了中国波澜壮阔的辉煌历史,与中华文明,代代相传,历久弥新。

1.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禁锢suíyì相辅相承

B.禁锢suǐyì相辅相成

C.禁固suǐzhǐ相辅相成

D.禁固suízhǐ相辅相承

任务二:鉴赏汉字之美

汉字形美如画,意美如诗:一撇一捺、扭转提按,行云流水,无不直见风骨,扬显气韵。汉字那么美,一笔一画都有故事,和人们的生活休戚与共。浩如烟海的汉字便这样滋养着每一个中国人。闲暇之余,让我们拿起笔,沉淀自己的内心,去感受“一字一世界,一笔一乾坤”的美不胜收吧!

2.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行云流水

B.休戚与共

C.浩如烟海

D.美不胜收

任务三:感悟汉字之魂

①最能够代表中华文化的符号一定归汉字莫属。②这不仅因为汉字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更是因为汉字是重要的语言交流工具。③由于汉字的表意特点,使她与中华文化的众多元素相互融通。④正因为拥有与中华文化元素高度契合的特点,汉字才能有机地融入中华文化的系统之中。

3.以上文段中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汉字具有独特的表意功能,使我国文明用语显得格外简洁典雅。在社交场合偶尔用到,会平添书卷气息。如中途先走说“失陪”,请人赴约说“赏光”。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文明用语。

①仰慕已久说:_____________②求人教导指点说:_______________

③请人帮忙说:_____________④请人接受物品说:_____________

二、语言表达

(★★★)5.学校要举行“书写初心”主题演讲活动。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为以下两个演讲节目撰写串场词。

演讲顺序

演讲节目

演讲者

1

《最美中国字》

1班小语

2

《写字吧,少年》

2班小文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两篇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②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③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选自沈括《活板》)乙

朝士黄秉少居长安,游骊山,值道士理故宫石渠,石下得折玉钗,刻为凤首,已皆破缺,然制作精巧,后人不能为也。余又尝过金陵,人有发六朝陵寝,得古物甚多。余曾见一玉臂钗,两头施转关,可以屈伸,合之令圆,仅于无缝,为九龙绕之,功侔①鬼神。世多谓前古民醇②,工作率多卤拙③,是大不然。古物至巧,正由民醇故也,民醇则百工不苟。后世风俗虽侈而工之致力不及古人故物多不精。

(节选自《梦溪笔谈·器用》,有删改)

注:①侔:等同;②民醇:民风淳朴;③卤拙:粗糙笨拙。

6.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持就火炀之就:靠近

B.殊不沾污殊:根本

C.值道士理故宫石渠值:价值

D.仅于无缝仅:几乎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典籍皆为板本”与乙文“后人不能为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