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23历年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高一第三次考试政治试卷(带解析).docx
2010-2023历年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高一第三次考试政治试卷(带解析)
第1卷
一.参考题库(共25题)
1.俗话说“优质优价”,即质量好的商品价格一般高一些。“优质优价”的根本原因是(??)
A.优质商品的使用价值大
B.优质商品的需求量大
C.优质商品价格高
D.优质商品价值大
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决定价格。这是影响价格的根本原因。故ABC项错误。本题选D项。
考点:影响价格的因素。
点评:影响价格的因素是高考经常考查的内容,务必把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和价值对价格的决定因素区分开来,更不能把供求关系当成影响价格变动的唯一因素。
2.2011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延续走高。10月19日为6.3727,12月19日为6.3434,走高283个基点。下列观点与这一变化不符合的是(??)
①提高了美国企业在我国投资的吸引力?
②中国居民赴美旅游可购买更多的服务?
③有利于缓解中国商品出口到美国的压力
④用同样数量人民币能进口更多的美国商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2011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延续走高。说明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用同样数量人民币能进口更多的美国商品。中国居民赴美旅游可购买更多的服务。人民币升值有利进口不利出口。降低了美国企业在我国投资的吸引力。加剧了中国商品出口到美国的压力。故①③项错误。本题选D项。
考点: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点评:逆向型选择题题干中一般有“不是、不属于、不正确、不包括、错误的、无关的、不具有”等提示语,要求从选项中把不和题意的选出来。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即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目要求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的答案。也可用概念分析法、正向思维或排除法。
3.如图所示,有利于实现社会结构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的措施是(??)
①改革税制增加社会各阶层收入
②不断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③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重
④逐步增加社会公共物品的供给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审题时快速找到“金字塔型”“橄榄型”转变的措施等有效的“题眼”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由题眼的转变可以看出,社会结构的转变说明分配更加公平,题目就演化成促进社会公平的措施,②③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项。给个税制增加社会各阶层收入不一定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①错误。社会公共物品的供给的增加起不到缩小收入差距的效果。④错误。
考点:促进社会公平的措施。
点评:本题注意看清图的意思。另外“社会公平”问题是近几年高考考查比较频繁的知识点,要系统掌握相关知识,尤其是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及解决公平问题的措施知识点。
4.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
①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②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③公有制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
④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必须占支配地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①在全国范围内,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又要注重质的提高。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故本题选D项。①③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体现知识点。
点评:本题易错选,原因是审题不清,没有抓住题干中的“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关键语句。没有正确认识知识。公有制主体地位体现的第一点,只要求公有资产占优势而不需要国有资产占优势,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要求国有经济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而不是公有资产在所有行业和领域占支配地位。
5.某县是一个只有30万人口的小县。“十一五”以来该县工业总投入达10多亿元,财政收入和农民收入倍增。
近年来,该县通过创建小康村、文明村镇,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据初步统计,“十五”期间该县投入农村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近15亿元。去年以来,该县用于村村通路、通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教育、农田水利等基本建设方面的财政资金达4000多万元。
该县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作用,全力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1998年,该县开始实施农村低保,年均发放救助金从30万元增加到目前的110多万元。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大病救助“双保险”机制。截至目前,全县已有18.35万农民自愿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与率达83%,近三年累计发放住院补偿金819万元。
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