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法制教育启蒙.pptx
小学生法制教育启蒙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ONTENTS
01
法制教育基础认知
02
校园生活法律常识
03
日常生活法律案例
04
法治互动实践
05
家校协同教育
06
教育效果评估
01
法制教育基础认知
法律的定义
具有国家意志性、权威性、普遍性、强制性和程序性。
法律的特性
法律的分类
按照其制定和实施的层级,可分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级。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法律的基本概念
权利与义务认知
权利的概念
权利是法律赋予人们享有的某种权益或者资格,具有利益性和选择性。
02
04
03
01
义务的概念
义务是法律规定人们必须履行的责任或任务,具有强制性和不可拒绝性。
权利的行使
权利的行使必须遵循法律规定,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
义务的履行
义务的履行必须遵循法律规定,个人不得擅自放弃或转让。
法律与道德关系
法律与道德的内在联系
法律是道德的底线,道德是法律的基础,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法律与道德的区别
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辅相成
法律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和程序性,而道德则具有自律性、多元性和历史性。
法制教育不仅是传授法律知识,更是培养道德素质,二者在教育过程中应相互促进。
1
2
3
02
校园生活法律常识
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作息时间、课堂纪律、考试制度等。
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珍惜和维护班级、学校的荣誉,不做有损集体形象的事。
与同学相处要互相尊重,不打架斗殴,不恶意诽谤他人。
自觉约束个人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律能力。
校园规则与纪律
遵守校规
集体荣誉
尊重他人
自我管理
欺凌行为预防
识别欺凌
了解什么是欺凌行为,包括言语欺凌、肢体欺凌、网络欺凌等。
拒绝欺凌
敢于对欺凌行为说“不”,不参与、不围观、不传播欺凌行为。
寻求帮助
受到欺凌时,及时向老师、家长或其他可信赖的人寻求帮助。
关心他人
关注身边的同学,及时发现并制止欺凌行为,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保护隐私
不在网络上泄露个人信息,如姓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
文明上网
遵守网络道德,不发布不良信息,不参与网络暴力。
防范诈骗
提高警惕,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信息,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或下载不明软件。
合理用网
合理安排上网时间,不沉迷网络游戏,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网络安全规范
03
日常生活法律案例
偷窃行为的后果
侵害他人财产权
偷窃行为直接侵害了他人的财产权,无论是偷多少钱或物品,都是不道德和非法的。
产生心理阴影
遭受法律制裁
被偷窃的人会感到不安全和恐惧,对偷窃者产生怨恨和排斥心理,而偷窃者则可能陷入深深的自责和内疚之中。
偷窃行为一旦被发现,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包括罚款、拘留等,严重的还可能构成犯罪,影响一生的前途。
1
2
3
打架斗殴的处罚
打架斗殴极易造成他人身体伤害,甚至导致残疾或死亡,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伤害他人身体健康
打架斗殴是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会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
破坏社会秩序
打架斗殴者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赔偿、行政处罚等,如果造成严重后果,还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承担法律责任
遵守交通规则
在马路上行走或骑车时,要注意交通信号灯、道路隔离栏、人行天桥等交通安全设施,确保自身安全。
注意交通安全设施
不乘坐非法营运车辆
不乘坐无牌、无证、超载等非法营运的车辆,以保障自己的出行安全。
行人、骑车人、驾车人都应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如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等。
交通安全守则
04
法治互动实践
法律知识趣味问答
问答竞赛
举办法律知识竞赛,涵盖与小学生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交通安全、未成年人保护等。
猜谜语学法律
通过猜谜语的形式,让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法律知识。
法律小讲师
邀请小学生担任法律小讲师,讲解他们知道的法律知识,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
角色扮演
让小学生扮演法官、律师、原告等角色,模拟真实的法庭审判过程。
情景模拟法庭
案件辩论
组织小学生围绕具体案例进行辩论,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法庭观摩
带领小学生参观真实的法庭,让他们亲身感受法律的庄严与公正。
法制主题绘画比赛
创作主题画
鼓励小学生创作与法律相关的主题画,如法律小卫士、法治宣传等。
03
02
01
绘画展览
将优秀作品进行展览,让更多的人了解小学生的法制观念和创作能力。
法治海报设计
组织小学生设计法治海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法律意识。
05
家校协同教育
家长法制宣讲会
法律法规普及
向家长介绍与小学生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宪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
法制教育重要性
家庭法制氛围
强调法制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引导家长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
鼓励家长与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