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处理.ppt

发布:2025-05-09约7.02千字共7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节物理性污染及其防治3、环境噪声的危害2)干扰睡眠对睡眠来说,噪声最大允许值为50dB,理想值为30dB。噪声会影响人的睡眠质量和数量,连续噪声会缩短人的熟睡时间,突然噪声会使人惊醒。1)损伤听力噪声可以给人造成暂时性或永久性的听力损伤。引起耳部不适,如耳鸣、耳痛、听力下降等。3)干扰交谈和思考一般65dB的噪声会干扰人们的正常交谈。环境科学导论第30页,共7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六节物理性污染及其防治5)杀伤动物4)引起疾病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除听觉外,还会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有影响。6)破坏建筑物环境科学导论第31页,共7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六节物理性污染及其防治4、噪声的控制1)环境噪声标准环境科学导论第32页,共7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六节物理性污染及其防治2)声源控制(1)改进机械设计:选用发声小的材料、结构型式和传动方式;(2)改进生产工艺:如用液压代替冲压,用焊接代替铆接,用斜齿轮代替直齿轮等;(3)提高加工精度和装配质量:如齿轮、轴承等部件加工精度提高一级,可降低其噪声10dB;设备装配得好,可减少振动和摩擦,从而降低噪声;(4)加强管理:如居民区附近夜间必须停止作业,市区汽车限速、禁鸣喇叭等。环境科学导论第33页,共7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六节物理性污染及其防治3)传播途径控制(1)闹静分开,增大距离:城市规划或工厂总体设计时,应注意合理布局,利用噪声的自然衰减作用,将声源布置在工作、学习、休息场所较远的地方;(2)改变方向:利用声源的指向性(方向不同,其声级也不同),将噪声源指向无人的地方;(3)设置屏障:在噪声源和接受者之间设置屏障,如安装隔声罩,隔声室,使用橡胶、弹簧等减振材料。环境科学导论第34页,共7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六节物理性污染及其防治环境科学导论第35页,共7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六节物理性污染及其防治4)接受者的防护个人使用耳塞、耳罩、防声棉、防声头盔等,以达到防噪效果。环境科学导论第36页,共7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37页,共7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38页,共7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39页,共7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40页,共7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41页,共7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42页,共7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六节物理性污染及其防治二、电磁辐射污染与防治1、电磁辐射以电磁波形式向空间环境传递能量的过程或现象称为电磁波辐射,简称电磁辐射。电磁波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当电磁辐射强度超过人体所能承受的或仪器设备所能容许的限度时,即产生电磁污染。环境科学导论第43页,共7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六节物理性污染及其防治2、电磁辐射源电磁污染主要来源于两大类,一类是天然电磁辐射,如雷电、火山喷发、地震和太阳黑子活动引起的磁暴等;另一类是人工电磁辐射,主要是微波设备产生的辐射,特别近年来飞速发展的通讯设备。电磁辐射源(人工)按电磁能量传播方式可分为发射型电磁辐射(广播、电视、通信、遥控、雷达等设施)和泄漏型电磁场源(工业、科研、医用射频设备,简称ISM射频设备,即工业、科学、医学的设备)。环境科学导论第44页,共7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六节物理性污染及其防治3、电磁辐射污染的危害电磁辐射作用于人体,在达到一定剂量后,即产生生物效应,损害人体健康,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促发癌症。继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噪声污染之后,电磁辐射已成为“第四污染源”。电磁辐射污染是指波长1mm至1m(频率300千兆赫至300兆赫)的电磁波所造成环境污染。是电磁辐射能量超过一定限度,所引起的有机体异常变化和某些物质功能的改变,并趋于恶化的现象。该波段电磁波基本上属于微波段。电磁污染的危害主要包括:环境科学导论第45页,共7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六节物理性污染及其防治1)电磁辐射的热效应与非热效应两种方式作用于有机体,能使人体组织温度升高,导致机能障碍、功能紊乱,从而造成危害;2)对电器设备、飞机等造成干扰;3)引燃引爆,在高场强作用下引起火花而导致可燃油、气和弹药的燃烧与爆炸事故。环境科学导论第46页,共74页,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