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供热管网智能化调控与节能运行规范.pdf
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
CCS点击此处添加CCS号
准
团
体标
T/QGCMLXXXX—xxxx
市政供热管网智能化调控与节能运行规范
Intelligentregulationandenergy-savingoperationstandardsformunicipalheating
pipelinenetwork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发布
全国城市工业品贸易中心联合会
T/QGCMLXXXX—xxxx
、I
削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城市工业品贸易中心联合会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I
T/QGCMLXXXX—xxxx
市政供热管网智能化调控与节能运行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市政供热管网智能化调控与节能运行的系统架构、设备要求、调控策略、节能措施、
运行监测与评估等内容。适用千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市政供热管网智能化调控系统设计、建设、运行与
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千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千本
文件。
CJJ34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
GB5018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093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质晕验收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千本文件。
31
、市政供热管网智能化调控系统
利用信息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对市政供热管网的运行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和控
制,实现供热系统高效、稳定、节能运行的系统。
32
热负荷预测
根据气象条件、建筑特性、用户用热习惯等因素,对供热管网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热负荷需求进行预
测。
3.3
水力平衡调节
通过调整管网中各支路的阀门开度,使各支路的流量达到设计要求,保证供热系统的水力平衡。
4系统架构与设备要求
(一)系统架构
市政供热管网智能化调控系统应包括数据采集层、数据传输层、数据处理层和应用层。
数据采集层负责采集供热管网的运行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等;数据传输层将采集到的数据传
输至数据处理层;数据处理层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存储;应用层为用户提供操作界面和决策支持。
(二)设备要求
传感器
应选用精度高、可靠性好、稳定性强的温度、压力、流量传感器,其测晕误差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传感器应具备防水、防潮、防尘等防护性能,适应供热管网的工作环境。
阀门与执行器
阀门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和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