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园间伐改形技术规程.docx
ICSCCS
65.020.20B05
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14/T1468—2025代替DB14/T1468-2017
苹果园间伐改形技术规程
2025-04-18发布2025-07-18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4/T1468—2025
I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间伐改形目标 1
5间伐 2
6改形 2
7花果管理 2
8肥水管理 2
9病虫害防治 3
10生产档案 3
附录A(资料性)苹果园间伐改形生产档案 4
DB14/T1468—2025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DB14/T1468—2017《苹果园间伐改形技术规程》,与DB14/T1468—2017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了“改形”的内容(见6,2017版7);
——增加了“生产档案”的内容(见10)。
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本文件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农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XS/TC1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园艺产业发展中心、临猗县果业发展中心、临猗县双赢果业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俊华、刘瑞宇、贺光华、廉国武、尉亚妮、王焕英、郝唯宏、王帆、高志伟、江山、杨勇、张文军、史丽娟、马琳军、曹涌、葛志鹏、解学礼、宋会芬。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7年首次发布为DB14/T1468—2017;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DB14/T1468—2025
1
苹果园间伐改形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苹果园间伐改形的术语和定义、间伐改形目标、间伐、改形、花果管理、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生产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丘陵区、边山丘陵区及平川区行间交接、株间交叉的郁闭乔化苹果果园。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441苹果生产技术规程
NY/T1082黄土高原苹果生产技术规程
NY/T1084红富士苹果生产技术规程
NY/T1505水果套袋技术规程苹果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间伐
根据果园密度和树体状况,采用隔行、隔株或梅花桩方式去除,降低果园栽植密度,改善果园通风透光的技术。
改形
根据果园树体结构、群体结构,调节枝组配比与空间分布,改善树体的通风透光的技术。
4间伐改形目标
群体目标
逐年分步实施,3年~5年完成;掌握好修剪量,每年修剪量不超过果园总枝量的20%。树冠透光率不低于30%;冬剪后每666.7m2枝量6万条~8万条;果园地面覆盖率不超过75%;乔化栽培果园每666.7
m2留20株~28株。
个体目标
主干干高1.2m~1.7m;树高3.5m左右,不超过行距的70%;骨干枝数量3个~5个;长、中、短枝比例为1:2:5或2:3:7。
2
DB14/T1468—2025
5间伐
5.1间伐前准备
整体观察果园,确定永久株和临时株,并做好标记,临时株当年间伐。
5.2间伐方法
株行距3m×4m的乔化苹果园,采用隔行、隔株或梅花桩方式,先一次调整为每666.7m220株~28株,根据树体发育情况再进行二次间伐;株行距2m×4m、2m×3m等其它类型的乔化苹果园,采用隔行、隔株或梅花桩方式,先一次调整为每666.7m240株~45株,根据树体发育情况再进行二次间伐。
6改形
6.1提干
通过回缩、短剪、疏除等综合改造措施,对基部主枝进行处理,每年的疏枝量不超过全树总枝量的三分之一。3年~4年完成,主干高度逐步达到目标树形干高指标。
6.2落头
通过缓放、疏除等改造措施,对中心干延长头进行处理,完整疏除1个~2个骨干枝。2年~3年完成,缩至上部第一主枝为止。
6.3疏枝
按照目标树形要求,选留好永久性主枝,逐年疏除中干上的过密枝、重叠枝、轮生枝等,改形后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