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_T2922—2021_水曲柳腋芽微繁技术规程_黑龙江省.docx
ICS65.020.01
CCSB05
DB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T2922-2021
水曲柳腋芽微繁技术规程
2021-07-28实施
发布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DB23/T2922-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管理局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东北林业大学、巴彦县双鸭山林场、绥棱县国有林场三吉台林场、黑龙江省山河
屯林业局黑龙江省苇河林业局、哈尔滨市林业工作管理总站、黑龙江省庆安国有林场管理局、哈尔滨市
呼兰区黄土山林场、黑龙江省应急救援保障中心、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第二调查规划设计院、五常市森
林病虫防治检疫站、五常市林业工作总站、五常市胜利林场。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詹亚光、齐凤慧、于磊、车德军、林显峰、曾凡锁、薛文辉、刘林、何利明、
谢春风、赵晓军、张连生、李云庆、冯丹、代文栋、王培强、郑宏、王丽娜、李轶男、高群、夏晨、于
航、高航、李晓彬。
I
DB23/T2922-2021
水曲柳腋芽微繁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曲柳(FraxinusmandshuricaRupr.)腋芽微繁的外植体采集与表面消毒、培养基选
择及配制、组织培养程序、组培苗移栽、苗期管理和生产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水曲柳腋芽微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
LY/T1000
容器育苗技术
LY/T1671水曲柳林人工培育技术规程
LY/T1882林木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4
5
WPM固体培养基,附加20g?L蔗糖、7g?L琼脂和1mg?L6-BA(6-苄基腺嘌呤),pH=5.8~6.0。
-1-1-1
5.2继代和分化培养基
继代培养基1为WPM液体培养基,附加30g?L蔗糖和0.6mg/LTDZ(噻苯隆)(pH=5.8~6.0);
-1
继代培养基2为WPM固体培养基,附加30g?L
脂(pH=5.8~6.0);
蔗糖、0.05mg·L
-1
琼
1
DB23/T2922-2021
ZT(玉米素)和7g?L琼脂
-1
芽分化增殖培养基为WPM固体培养基,附加30g?L
(pH=6.0~6.5)。
-1
蔗糖、1.0mg·L
-1
5.3生根培养基
生根培养为WPM固体培养基,附加20g?L蔗糖、1.4mg·LIBA(吲哚丁酸)、0.7mg·LNAA(萘
-1-1-1
乙酸)和7g·L琼脂(pH=5.8~6.0)。
-1
5.4培养基母液的配制及保存
按LY/T1882的规定执行。
5.5培养基的灭菌
按LY/T1882的规定执行。
6
组织培养
6.1条件
温度25±2℃,湿度60%~70%,光照16h无光8h交替培养,光照强度40μmol?m
?s~80μmol?m?s;
-2-1-2-1
在无光条件下液体培养时,摇床转速60rpm?min。
-1
6.2初代培养
取灭菌(121℃灭菌20min)的刀具、镊子、培养皿,将消毒的茎段放入培养皿中,切去茎节两端
变褐部分露出新鲜组织,接入初代培养基中光照培养20d~30d,至芽萌发和生长。
萌发芽接种到继代培养基1中液体培养20d~30d,转入继代培养基2中,光照培养20d~30d,再转
入芽分化增殖培养基,在光照条件下培养25d~35d,直至新芽分化。
新芽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中,培养20d~30d后,待芽长至3cm~5cm长,基部形成不定根时,切下单
个芽再转入生根培养基中,培养至根长约1cm。
将灭菌的基质,装入口径6cm~8cm的无纺布育苗袋中,用不含蔗糖和琼脂的生根培养基浇透。将
带有3个以上根的组培苗栽植于育苗袋,空气湿度80%~90%;移栽7d后湿度控制在60%~70%。
2
DB23/T2922-2021
8苗期管理
按LY/T1671的规定执行。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