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计划控制教学课件》其他先进生产方式(链接).pptx
最优生产技术是以色列物理学家哥德拉特博士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最初它被称作最优生产时间表(Optimizedproductiontimetable),80年代改称为最优生产技术。后来哥德拉特又进一步将它发展成为约束理论(Theoryofconstraints)。1OPT的产生2最优生产技术吸收了MRP和JIT的长处。其独特之处不仅在于提供了一种新的管理思想,而且在于它的软件系统。OPT的两大支柱是OPT原理及OPT软件。3E4
OPT的目标OPT的倡导者认为,任何制造企业的真正目标只有一个,即在现在和将来都能赚钱。E
净利润(Netprofit,NP)即一个企业赚多少钱的绝对量。净利润越高的企业,其效益越好。投资收益率(Returnoninvestment,ROI)表示一定时期的收益与投资的比。当两个企业投资大小不同时,单靠净利润是无法比较他们效益的好坏的。现金流量(CashFlow,CF)表示短期内收入和支出的钱。没有一定的现金流量,企业也就无法生存下去。E能否赚钱的指标
作业指标(1)产销率(Throughput,T)单位时间内生产出来并销售出去的量,即通过销售活动获取金钱的速率。生产出来但未销售出去的产品只是库存。(2)库存(Inventory,I)是一切暂时不用的资源。它包括原材料、在制品、一时不用的零部件、未销售的成品,还包括扣除折旧后的固定资产。库存占用了资金,产生机会成本及一系列维持库存所需的费用。(3)运行费(OperatingExpenses,OE)是生产系统将库存转化为产销量的过程中的一切花费,包括所有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从货币角度考虑:T是要进入系统的钱;I是存放在系统中的钱;OE是将I变成T而付出的钱。E
作业指标与赚钱指标的关系11E2
0102通常,I降低可以导致OE减少。而OE减少,将导致NP、ROI和CF增加,从而使企业赚钱。但是,通过降低I来减少OE的作用是随着I降低的程度而减弱的。当I较高时,减少I可以明显减少维持库存费,从而减少OE。当库存降低到一个较低水平时,再继续降低I,则对减少OE作用不大。然而,降低库存能缩短制造周期。制造周期的缩短导致市场占有率的增加,从而导致T增加。E作业指标与赚钱指标的关系2
瓶颈(Bottlenecks)是OPT最重要概念。按OPT的定义,所谓瓶颈指的是实际生产能力小于或等于生产负荷的资源,这一类资源限制了整个生产系统的产出速度。任何企业只应存在少数瓶颈资源。按OPT观点,瓶颈资源的数目一般小于5个。01E02OPT的基本思想
平衡物流,而不平衡能力;非瓶颈资源的利用程度不是由它们自己的潜力决定的,而是由系统的约束决定的;资源的“利用”(Utilization)和“活力”(Activation)不是同义词;瓶颈一小时的损失是整个系统一个小时的损失;非瓶颈获得的一小时是毫无意义的;瓶颈控制了库存和产销率;EOPT的9条原则1
以上6条原则都是涉及资源的,以下2条是涉及物流的。转运批量可以不等于(在许多时候应该不等于)加工批量。加工批量应是可变的,而不是固定的。安排作业计划应同时兼顾所有约束,提前期是作业计划的结果,而不应是预定值。EOPT的9条原则2
所谓物流平衡就是使各个工序都与瓶颈机床同步。OPT主张在企业内平衡物流,认为平衡能力实际是做不到的。因为波动是绝对的,市场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生产能力总是相对稳定的。E平衡物流
非瓶颈资源的利用01E03系统约束就是瓶颈。系统的产出是由所经过瓶颈的量决定的,即瓶颈限制了产销量。非瓶颈资源的充分利用不能提高产销量,反会使库存和运行费增加。非瓶颈资源的使用率一般不应该达到100%02
资源的利用和活力“利用”是指资源应该利用的程度。“活力”是指资源能够利用的程度。按OPT观点,两者有重要区别:需要做多少工作(“利用”)与能够做多少工作(“活力”)之间是不同的。所以系统非瓶颈资源的安排使用,应基于系统的约束。E
根据OPT的观点,为了使瓶颈上的产销率达到最大,瓶颈上的加工批量必须大。另一方面,在制品库存也不应增加,所以转运批量应该小,即非瓶颈上的加工批量要小。这样就可以减少库存费用和加工费用。E转运批量和加工批量
DBR系统1.识别瓶颈;2.基于瓶颈的约束,建立产品出产计划;3.“缓冲器”的管理与控制;4.控制进入非瓶颈的物料,平衡企业的物流;5.根据OPT的原理,瓶颈加工批量最大,瓶颈上游工序是小批量多批次;6.要考虑在制品库存费用、成品库存费用、加工费用和各种人工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