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基础知识培训试题(+答案).docx
消防安全基础知识培训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我国消防工作贯彻()的方针。
A.以防为主,防消结合
B.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C.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
D.以防为主,以消为辅
答案:B。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二条规定,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
2.任何单位、()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A.公民
B.少年儿童
C.成年公民
D.男性公民
答案:C。《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五条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成年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考虑到未成年人身体、心智发育尚未成熟,缺乏自我保护能力,不宜让他们参加灭火工作。
3.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时,该公共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应()。
A.迅速撤离
B.抢救贵重物品
C.组织引导在场群众疏散
D.各自逃跑
答案:C。《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四十四条规定,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该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应当立即组织、引导在场人员疏散。
4.火灾初起阶段是扑救火灾()的阶段。
A.最不利
B.最有利
C.较不利
D.无所谓
答案:B。火灾初起阶段,火势较小,燃烧面积不大,热辐射较弱,烟气流动速度较慢,此时如果及时发现并采取正确的灭火方法,很容易将火灾扑灭,所以是扑救火灾最有利的阶段。
5.使用灭火器扑救火灾时要对准火焰()喷射。
A.上部
B.中部
C.根部
D.外部
答案:C。因为火焰的根部是火源的位置,只有对准根部喷射灭火器,才能有效抑制和扑灭燃烧物,达到灭火的目的。如果喷在火焰上部或中部,灭火剂无法直接作用于燃烧物,难以有效灭火。
6.身上着火后,下列哪种灭火方法是错误的()。
A.就地打滚
B.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C.迎风快跑
D.跳入水中
答案:C。迎风快跑会使空气流动加快,为燃烧提供更多的氧气,从而使火势更旺,不利于灭火。而就地打滚可以隔绝空气,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也能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跳入水中能降低温度并隔绝空气,都可以灭火。
7.下列()物质是点火源?
A.电火花
B.纸
C.空气
D.水
答案:A。点火源是指能够使可燃物与助燃物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电火花具有足够的能量可以引发可燃物质燃烧。纸是可燃物,空气是助燃物,水一般用于灭火,它们都不是点火源。
8.下列哪种灭火器适用于扑灭可燃固体、可燃液体、可燃气体和电气设备的火灾()。
A.二氧化碳灭火器
B.干粉灭火器
C.泡沫灭火器
D.水基型灭火器
答案:B。干粉灭火器可扑灭一般火灾,还可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适用于扑救可燃固体、可燃液体、可燃气体和电气设备的火灾。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贵重设备、档案资料、仪器仪表、600伏以下电气设备及油类的初起火灾;泡沫灭火器适用于扑救一般B类火灾,如油制品、油脂等火灾,也可适用于A类火灾,但不能扑救B类火灾中的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的火灾,如醇、酯、醚、酮等物质火灾,也不能扑救带电设备及C类和D类火灾;水基型灭火器适用于扑救A类(固体)、B类(液体)火灾。
9.我国的“119”消防宣传活动日是()。
A.11月9日
B.1月19日
C.9月11日
D.11月1日
答案:A。从1992年起,将每年的11月9日定为全国的“消防宣传日”,因为11月9日的月日数恰好与火警电话号码119相同,而且这一天前后,正值风干物燥、火灾多发之际,全国各地都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冬季防火工作。
10.火灾致人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
A.烧死
B.窒息或中毒
C.跳楼或惊吓致死
D.被物体砸中致死
答案:B。火灾发生时,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烟雾,如一氧化碳等,这些烟雾会随着空气被吸入人体,导致人中毒昏迷甚至死亡。同时,烟雾会消耗大量的氧气,使人因缺氧而窒息。在火灾死亡人数中,因窒息或中毒死亡的比例是最高的。而烧死、跳楼或惊吓致死、被物体砸中致死等情况相对较少。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燃烧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着火源。可燃物是指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反应的物质,如木材、纸张、汽油等;助燃物是指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质燃烧的物质,一般指氧和氧化剂,主要是指空气中的氧;着火源是指供给可燃物与助燃剂发生燃烧反应能量的来源,常见的着火源有明火、电火花、摩擦热等。
2.消防设施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