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23历年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docx
2010-2023历年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
第1卷
一.参考题库(共25题)
1.把一株绿色植物移到含C18O2的空气中,18O最早出现在
A.三碳化合物
B.丙酮酸
C.H2O
D.C6H12O6
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直接用于暗反应中CO2的固定,生成三碳化合物。所以把一株绿色植物移到含C18O2的空气中,18O最早出现在三碳化合物中。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2.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
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C.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
D.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
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染色体数目和DNA分子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不同;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和DNA分子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不同;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故选D
考点:本题比较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数目、DNA数目和染色体行为。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比较判断能力,属于容易题。
3.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三者数量之比是1:2:2时,该细胞所处的时期是
A.前期和中期
B.中期和后期
C.后期和末期
D.末期和前期
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
物质/时?期
染色体数
染色单体数
DNA分子数
有
丝
分
裂
间期
2n
0→4n
2n→4n
分
裂
期
前、中期
2n
4n
4n
后期
2n→4n
4n→0
4n
末期
4n→2n
0
4n→2n
?
由表中数据可知: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的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三者数量之比是1:2:2。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数量变化规律。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
4.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①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③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⑤DNA的X光衍射实验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DNA的X光衍射实验确认DNA的双螺旋结构。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5.下列关于细胞凋亡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发生在生物个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
B.受到基因的控制
C.细胞凋亡是生物体异常的生命活动
D.按照一定程序发生的细胞死亡
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程序性死亡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生物个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属于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凋亡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6.某细胞DNA分子的碱基中,腺嘌呤占14%,那么鸟嘌呤占
A.9%
B.18%
C.32%
D.36%
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已知双链DNA分子中的A=14%,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14%,则C=G=(1—2×14%)÷2=36%。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计算能力,属于容易题。
7.大鼠的毛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黄色大鼠与黑色大鼠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黄色为显性性状,黑色为隐性性状
B.F1与黄色亲本杂交,后代有四种表现型
C.F1和F2中灰色大鼠基因型不同
D.F2黑色大鼠与米色大鼠杂交,其后代中出现米色大鼠的概率为1/4
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由图示可知灰色:黄色:黑色:米色=9:3:3:1,可确定灰色是显性性状,且由两对显性基因控制,米色是隐性性状由两对隐性基因控制,黄色和黑色都是一显性基因和一隐性基因控制,故A错;假设黄色基因型为AAbb,黑色基因型为aaBB,则子一代灰色基因型为AaBb,与黄色亲本AAbb杂交,后代有2AaBb、1AAbb、1Aabb两种表现型,故B错;子二代中灰色大鼠基因型包括AABB、AABb、AaBB、AaBb、故C正确;子二代中黑色大鼠基因型为1/3aaBB、2/3aaBb,与米色大鼠aabb杂交后代米色大鼠概率为2/3×1/2=1/3,故D错。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