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23历年河南省许昌市五校高一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带解析).docx
2010-2023历年河南省许昌市五校高一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带解析)
第1卷
一.参考题库(共25题)
1.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有关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在政治制度方面的特点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秦朝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雅典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A.
中国
希腊
终身制、世袭制、君王主权、集体领导
选举制、任期制、人民主权、个人独裁
B.
中国
希腊
终身制、世袭制、君王主权、个人独裁
选举制、任期制、人民主权、集体领导
C.
中国
希腊
选举制、任期制、人民主权、集体领导
终身制、世袭制、君王主权、个人独裁
D.
中国
希腊
选举制、世袭制、君王主权、个人独裁
任期制、终身制、人民主权、集体领导
?
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根据图示可以看出,图一是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图二是雅典的奴隶制民主制度。A中的中国集体领导和雅典的个人独裁不符合中国和希腊的整体特点;B项中的各项内容均正确;C项涉及到中国方面的说法完全错误;D项说的中国有选举制也是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和雅典的政治制度
点评: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实行皇帝世袭,皇权的至高无上,中央集权。但是希腊实行民主制,创造了法制基础上的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差额选举制等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待而成者也。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知封建之弊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制度相比于以前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影响。(8分)
(2)概括材料二中顾炎武的主要观点。(不得摘抄原句)(6分)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认识。(6分)
参考答案:(1)变化:分封的主体是王族和功臣;天子由诸侯之长变为诸侯之君。影响: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周王室统治;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维护了西周较长时间的强盛统治。(8分)(2)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分封制的弊端在于容易导致地方权力过大和国家分裂;郡县制的弊端在于中央权力过大,影响地方的建设(或容易导致君主专制和独裁);应该在郡县制中加入地方分权的因素。(6分)(3)任何管理制度都要适应时代的需要而不断发展完善;中国的地方管理制度应该把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制度建设要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6分)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解决的是材料关,即读懂材料才能回答问题。(1)材料一主要比较西周与此前君臣关系的变化,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即没有完善的分封制;到西周时期“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即周王与诸侯的关系发生了变化,由此得出答案(2)材料二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弊端,即分封制的弊端在于诸侯独立性强,而郡县制的弊端在于权力集中于上,由此可以得出答案。(3)要根据本题主旨,从周、秦地方制度的发展演变及利弊得失进行阐述。
考点:中国古代的地方政治体制
点评:古代的地方行政体制发展演变的过程学生需要准确把握: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遭到破坏;秦统一后,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到了元代是实行行省制。同时,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也不断的完善。总的发展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地加强。
3.如图是画于1890年标题为“辞退俾斯麦”的历史漫画。根据德国当时的法律,辞退俾斯麦的应是()
A.帝国皇帝
B.内阁成员
C.帝国议会
D.联邦议会
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的能力。根据《德意志帝国宪法》,帝国首相主持内阁工作,由皇帝任命而不是议会选举产生,任期由皇帝决定只对皇帝负责,故辞退帝国首相的只能是皇帝。故选A。BCD三项均无此权。
考点:德国君主立宪制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1871年宪法内容。1871年宪法赋予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带有明显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议会只是用来装点门面。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英美法德四国各自确立的资本主义政体和确立这种政体的法律文献和它们的特点也需要掌握。
4.《先秦与古希腊:中西文化之源》一书中写道:“古希腊人创造的这一粗糙体制,比华夏精致的专制主义体制,更有利于人的健康发展,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