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 测考试题 单选题.pptx
生态文明建设测考试题单选题汇报人:XXX2025-X-X
目录1.生态文明建设概述
2.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3.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政策法规
4.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措施
5.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
6.生态文明建设与民生改善
7.生态文明建设与国际经验
8.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景与挑战
01生态文明建设概述
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与意义发展背景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环境恶化对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据2019年统计,我国空气污染导致每年约100万人过早死亡。生态危机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日益严重,如长江流域鱼类资源锐减,湿地面积减少30%。这些问题直接威胁到生态平衡和人类可持续发展。政策需求为应对上述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明确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法规不断完善,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绿色发展坚持绿色发展,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例如,到2025年,我国循环经济产业规模将达到3.8万亿元,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将提高15%。人与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如,全国森林覆盖率从20世纪70年代的12.7%提高到2019年的22.96%,湿地保护率超过50%。全民参与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如,近年来,我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明显提高,参与环保公益活动的人数逐年增加,超过1亿人次。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与任务美丽中国到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3.04%,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达到74.5。绿色低碳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以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下降到38.1吨和50.6吨,绿色低碳发展模式逐步形成。生态安全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到2020年,全国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6.7亿亩,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7%,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显著提高。
02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绿色发展理念低碳转型推动能源消费革命,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以上,减少碳排放强度。如,风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4亿千瓦以上。循环经济构建循环经济体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到2020年,资源产出率提高1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以上。绿色生产鼓励绿色生产方式,引导企业进行绿色改造,推广绿色产品。到2025年,绿色产品认证规模达到1000种以上,绿色供应链管理普及率显著提高。
生态环境保护污染防治重点防治大气、水、土壤污染,强化工业污染源治理,实施流域污染治理。到2020年,全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0%,重点流域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5%。生态修复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近年来,我国已累计完成生态修复面积超过5亿亩,植被覆盖率显著提升。生物多样性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物种保护行动计划,建立自然保护区。目前,我国已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2750多处,覆盖国土面积的18%。
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节能降耗强化节能标准约束,推广高效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019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3.1%,累计节约标准煤约5.5亿吨。资源回收实施循环经济政策,推动废弃资源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2020年,全国废纸回收量达到4400万吨,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提高至35%以上。再制造发展再制造产业,推广再制造技术,延长产品使用寿命。截至2020年,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规模达到1000亿元,年减少原油消耗约500万吨。
03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政策法规
国家层面的政策法规法律法规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和目标。近年来,新修订或制定环保法律8部,行政法规20多部。政策规划发布《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政策文件,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框架和实施路径。如,《“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明确了到2020年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任务。行动计划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具体措施和治理目标。例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细颗粒物(PM2.5)浓度比2015年下降18%。
地方层面的政策法规地方立法各省市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地方性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如《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等。目前,全国已有超过30个省市出台了地方环保法规。区域规划实施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规划,推动区域协同治理。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