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卡门涡街的Comsol仿真.pdf
深圳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背景涡振
1940年,美国塔科
马大桥建成四个月后被
微风吹塌了
对于塔科马大桥坍塌的准确理论原因,专家们并没有达成
统一意见。—部份工程师认为塔科玛桥的振动类似于机翼
的颤振。以卡门为代表的另一派专家则认为,塔科玛大桥
的桥身是H型断面,和流线型的机翼不同。经过加州理工
学院风洞内的模型测试后,卡门猜测这场灾难源于一种现
象——卡门涡街。[2]
当时的风速大约为每小时40英里。力学上的扭转变形,
中心不动,两边因有扭矩而扭曲,并不断振动。这种振动
是由于空气弹性颤振引起的。颤振的出现使风对桥的影响
越来越大,最终桥梁结构像麻花一样彻底扭曲了。风能最
终战胜了钢的挠曲变形,使钢梁发生断裂。拉起大桥的钢
缆断裂后使桥面受到的支持力减小并加重了桥面的重量。
随着越来越多的钢缆断裂,最终桥面彻底倒塌了。
实验背景涡振
2020年5月5日下
午至6日中午,约
20个小时内,广
东虎门大桥多次
发生抖动现象
于1997年6月建成通车,总投
资约30亿元。虎门大桥是我
国第一座大规模化悬索桥,
曾获詹天佑土木工程奖。该发生抖动后紧急拆掉水马
大桥防震等级为7级,防台等
级为61米每秒
桥梁结构专家:临时防撞墙(水马)改变了外形,大概率是引起涡激共振的原
因。据录像显示,虎门大桥正在维修施工中,桥面加了1.2米高的挡墙,破坏了断面
流线型,从而引发涡振。
拆掉水马后,虎门大桥涡振于5日16时暂停;5日20时,大桥再次发生涡振。国
际桥梁与工程协会主席葛耀君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说,已经安排仪器观测数据,对
二次涡振的成因进行调查
涡振发生的原理——卡门涡街
实验背景
卡门涡街是流体力学中重要的现象,在自然界中经常
遇到。如风吹过电线、水流过桥墩等都可能产生卡门涡街
。这种交替脱落的涡旋会导致物体振动。因此,设计摩天
大楼、工业烟囱或吊索桥等结构时,必须考虑卡门涡街带
来的影响。如把吊索桥面做成通风的架构,在电线上安装
谐波吸收器,在烟囱外围安装螺旋状隔板(如图所示)。
吊索桥采用通风架在电线上安装谐波吸收
构用来消除振荡器用于减弱电线振动在烟囱外围安装螺旋
状隔板用于驱散涡流
实验背景
在工程中,预测固体与流体相互作用力以及涡振频率
非常重要。可用来评估固体的受力情况,并避免固体与涡
旋产生共振。这类计算比较困难,所以采用COMSOL软件
进行虚拟仿真是解决该问题的很好方法。通过建模分析,
COMSOL能够方便地分析流体与物体的相互作用力,以
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