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pptx

发布:2025-05-08约4.67千字共3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5/5/10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西山总医院神经外科胡亚娟

一、概述二、病因三、分类四、临床表现五、诊断六、治疗七、护理神外护理

概述2025/5/10高血压脑出血是我国多发的常见病,是高血压病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与血压升高的程度有关,多发生于50-70岁之间,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脑出血也逐渐出现年轻化倾向,所以年青人患高血压者也可并发脑出血。

豆纹动脉2025/5/10病因脑出血患者多数伴有高血压性微动脉瘤或动脉粥样化,因此在血压突然升高的情况下,可导致血管破裂,造成脑实质内出血。基底节出血较为常见,出血的血管多为豆纹动脉。

分类2025/5/10脑叶皮层下白质出血丘脑出血小脑出血脑桥出血壳核出血根据出血部位来分

将大脑出血分为分类2025/5/10壳和外囊出血的外侧型丘脑下部和内囊出血的内侧型

??030102

根据病情的急缓程度分类分类2025/5性型3天以内型3天--3周

??

分类2025/5/10脑出血病人情况分级第一级无症状或轻度头痛和颈强直第二级头痛较重,颈强直,颅神经瘫第三级轻度意识障碍,烦躁不安第四级浅昏迷,偏瘫,初期去脑强直和植物神经障碍第五级深昏迷,去大脑强直,病人濒危状态

???注:该分级对医生手术的选择与否和预后的估计很重要

临床表现2025/5/10血压脑出血常发生在50-70岁,男性略多见,冬春急季发病较多,多有高血压病史,通常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生,大多数并前无预兆,少数可有头疼头晕肢体麻木等症状。重症者发病时突感剧烈头疼,瞬即呕吐,数分钟内可转入意识模糊或昏迷。

2:基底节出血约占脑出血的70%,壳核出血多见,由于出血累及内囊,并以内囊损害体征为突出表现,故又称内囊区出血。??(1)?壳核出血表现为对侧偏瘫同向性偏盲偏身感觉缺失失语???

??(2)丘脑出血?表现突发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甚至偏盲,双眼内凝双侧瞳孔缩小或大小不等。

??(3)脑叶皮质下白质出血表现为头痛呕吐脑神志混乱烦躁不安全身抽搐等症状。(4)脑桥出血病人可出现深昏迷瞳孔呈针尖样大小中枢性高热等症状。(5)小脑出血发病初期大多意识清楚或又轻度意识障碍,表现眩晕频繁呕吐枕部剧烈头痛和平衡障碍。

诊断及辅助检查2025/5/10???高血压脑出血多见于中年以上对高血压控制不甚满意的病人,根据其特征性,既往史和临床表现多数病人可作出初步的临床诊断和加以辅助检查。辅助检查

???1?:CT检查是临床疑诊脑出血的首选检查。为圆形或卵圆形均匀高密度区。2:脑脊液检查脑压增高,多呈均匀血性。3:病理反射出现巴宾斯基征阳性。4:DSA可用于鉴别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脑血管疾病导致颅内出血。

治疗2025/5/10可分为内科治疗和外科治疗外科治疗:可根据出血的量多少选择手术手术清除血肿,2:钻孔引流术。3:脑室引流术。主要用于降低增高的颅内压,解除脑疝的发生和发展,改善脑血液循环,使受压脑组织及早恢复,术后主要以抗炎,止血,降压等药物持续静脉输液为主。神外护理

2025/5/10护理

术前开颅手术常规准备,脑疝病人给予20%甘露醇等脱水剂快速静脉滴入,但如果病人的血压低、出现休克症状则不能应用甘露醇,要扩容升压抢救休克待血压回升再用甘露醇???术前护理

原因:脑出血急性性期临床症状在数分钟到数小时达到高峰,病情变化较大,尤其是发病最初3天(为水肿高峰期),必须认真观察,为医生制定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01密切观察病情02可分为以下几种:

观察患者意识状态:注意意识的好转或加重情况,昏迷病人应观察深浅程度。

2025/5/10②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血压、脉搏、体温、呼吸。a.血压过高者可能会引起再出血,应给予降压处理;血压过低会引起脑供血不足。高血压患者应用降压药适当控制血压,注意观察血压变化,不宜降低过快,以免危及脑血液供应而加重脑缺氧程度;b.脉搏弱时提示可能有循环衰竭现象;脉搏缓伴有呼吸深而慢说明颅内压有升高的趋势;c.体温升高可有中枢性感染或感染性高热,应予抗感染和对症治疗;d.注意呼吸是否规则,观察呼吸深浅、快慢及节律是否整齐,有无鼾声。呼吸不规则或者出现潮式或间停呼吸,说明病情危重。

观察瞳孔: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是否存在。如出现一侧瞳孔散大,说明颅内压增高;如瞳孔针尖样缩小,为桥脑出血特征。观察肢体瘫痪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