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pptx

发布:2025-05-06约6.14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1918年全球爆发流感,死亡人数达2000万,其中美国死亡50万,比因战争死亡的人数还要多。1348年,欧洲出现了鼠疫大爆发,短短5年间,欧洲人口减少了近1/2。传染病的流行

SARS

911之后的炭疽危机2001年10/2-11/20日,美国22例生物恐怖有关炭疽病,11例是吸入性,5人死亡

新闻图片以及最近困扰我们的H7N9禽流感!

人类历史上还有不少重要的传染病如结核病(在1949年以前的中国,占各种死因的首位)、疟疾(甲古文中有记载)、伤寒(20世纪30年代以前,在世界各国广泛流行)、流行性脑膜炎(世界上有30多个国家流行)、白喉(1583~1618年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流行)、细菌性痢疾(公元前4世纪,希波克拉底已认识此病)、炭疽(抗生素出现之前死亡率在20%~30%)、麻疹(婴幼儿常见的病毒性急性传染病)、斑疹伤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称为“战争瘟疫”)等。

第一节基础知识有关免疫的基础知识“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生理性保护反应,其主要作用是识别和排除进入人体内的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活性细胞和免疫分子三个部分。01免疫器官

胸腺②脾脏

淋巴结及其他淋巴组织02免疫活性细胞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03免疫分子

IgG是最主要的抗体04

防御感染:指机体通过免疫系统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染,即免疫系统具有抵抗传染病的能力;自身稳定:指机体及时清除已损伤或衰老的细胞,以维持体内生理平衡;免疫监视:指机体某些免疫细胞能识别和清除体内基因突变产生的异常细胞,以防发展成肿瘤。免疫系统的功能:

免疫作用的种类主要有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免疫)、特异性免疫两种。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

免疫作用的种类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免疫)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吞噬细胞和体液的防御作用血脑屏障作用特异性免疫自动免疫:持续时间久,可能为终身被动免疫:持续时间段,为一时性

STEP5STEP4STEP3STEP2STEP1预防接种预防接种用生物制品种类自动免疫制剂有菌苗、疫苗和类毒素等。疫苗:能使人体产生免疫力的一切病原微生物制品,统称疫苗。但详细分类,疫苗是指由病毒制成的生物制品;菌苗是由细菌制成的生物制品;由细菌外毒素经过减毒而制成的生物制品叫类毒素。(三)计划免疫

②被动免疫制剂有丙种球蛋白和免疫血清。被动免疫制剂注射后,人体可立即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但持续时间仅3—4周。另外,免疫血清(如狂犬病抗病毒血清)多来自动物的血清,对人体是异种蛋白,用前须先作皮试。

预防接种的程序01基础免疫:加强免疫:02

一般6个月以上的乳儿从母体获得的抗体已逐渐消失,容易感染疾病。为了达到保护的目的,选择几种对小儿威胁较大的传染病疫苗,在短期内接种到小儿体内,使他们获得对这些传染病的免疫力,并为今后的免疫打下基础,这种初次接种叫基础免疫。基础免疫:010201

由于疫苗种类不同,完成基础免疫所接种的次数也有所区别,一般,活疫(菌)苗,因免疫效果好,只需接种一次就可达到基础免疫的效果。死疫(菌)苗,因免疫效果较差,必须接种几次才能达到基础免疫的效果。

加强免疫:经基础免疫后,体内获得相当的免疫力,经一段时间后,免疫力下降到一定程度时,若重复接种一次,就可使免疫力再度提高,以巩固免疫效果,这种复种称为加强免疫。

预防接种证我国于199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第二章第十二条规定:“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适龄儿童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接受预防接种。适龄儿童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应当及时向医疗保健机构申请办理预防接种证。幼托机构、学校在办理入托、入学手续时,应当查检预防接种证,未按规定接种的儿童应当及时补种。”

“种四苗防六病”

21下列疾病哪些是传染病?哪些是非传染病?流行性感冒、冠心病、龋齿、癌症灰指甲、肺结核、近视眼、艾滋病。非传染病:冠心病、龋齿、近视眼、癌症传染病:流行性感冒、灰指甲、肺结核、艾滋病3

传染病的特性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免疫性.病程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性。传染病的致病因素是有生命的病原体,它在人体内所引起的疾病与其他致病因素所引起的疾病有本质的区别。12二、有关传染病的基础知识

0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所引起的一类疾病。病原体:在人体外环境中,有一些能侵袭人体的微生物。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等。各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异的病原体,如麻疹的病原体是麻疹病毒,结核病的病原体是结核杆菌。有病原体02病原体经一定的途径进入易感者体内,引起传染病的发生。所有传染病都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有传染性(一)传染病的特性

传染病痊愈后,人体对该传染病产生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