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2)课件课件.ppt

发布:2025-05-09约3.73千字共3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胰岛素分泌增多型:空腹胰岛素水平正常或高于正常,刺激后曲线上升迟缓,高峰在2小时或3小时,多数在2小时达到高峰,其峰值明显高于正常值,提示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多见于非胰岛素依赖型肥胖者。该型患者经过严格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减轻体重或服用降血糖药物,常可获得良好控制。第24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胰岛素释放障碍型:空腹胰岛素水平略低于正常或稍高,刺激后呈迟缓反应,峰值低于正常。多见于成年起病,体型消瘦或正常的糖尿病患者。该型患者应用磺脲类药物治疗有效。第25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临床意义:用于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和糖尿病的研究,确定糖尿病的类型,对于诊断,探讨机理,研究某些药物对糖代谢的影响及内分泌紊乱疾病等都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第26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welcometousethesePowerPointtemplates,NewContentdesign,10yearsexperience葡萄糖耐量:是指机体对血糖浓度的调节能力。第2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正常人进食后血糖都会暂时性升高,30-60分钟后可升到最高峰,但一般不超过8.9mmol/L,2小时左右又会回到空腹水平。这种现象称为耐糖现象。若内分泌失调或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则调节功能失常,食入大量糖后血糖浓度可急剧上升,短时间不能恢复到原值,称为耐糖失常现象。第3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是指给受试者口服75g葡萄糖(或不论成人或儿童每kg标准体重1.75g,总量不超过75g),于口服糖前及后1/2、1、2、3小时抽取静脉血测血糖值。第4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试验方法:

1、试验前3天,停止胰岛素治疗,可正常饮食,每天饮食中碳水化合物含量不应低于150克,但要控制在250-300克范围,并且维持正常活动。

2、次日晨空腹抽取血液测定空腹血糖。

3、在5分钟之内饮入200-300毫升含75克葡萄糖的糖水(对于儿童按每千克体重给1.75克葡萄糖,直达到75克葡萄糖时止),喝糖水后30分钟、1小时、2小时、3小时分别抽取静脉血一次测定血糖。整个实验中不可吸烟、喝咖啡、喝茶或进食。

第5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试验结果:

1、正常糖耐量:空腹血糖6.1mmol/L,口服葡萄糖30分钟—60分钟达高峰,峰值11.1mmol/L;120分钟时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即7.8mmol/L。第6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糖尿病性糖耐量:空腹血糖≥7.0mmol/L;峰时后延,常在1小时后出现,峰值≥11.1mmol/L;120分钟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即7.8mmol/L。其中服糖后2小时的血糖水平是最重要的判断指标。许多早期糖尿病病人,可只表现为2小时血糖水平的升高。糖尿病病人如合并肥胖、妊娠、甲状腺功能亢进,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或甾体避孕药时,可使糖耐量减低加重。第7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糖耐量受损:为轻度的耐糖能力下降。在非妊娠的成年人,空腹血糖在6.11-7.0mmol/L,120分钟血糖水平在7.8-11.1mmol/L之间。如病人长期随诊,最终约有1/3的人能恢复正常,1/3的人仍为糖耐量受损,1/3的人最终转为糖尿病。而且这些病人不易发生糖尿病所特有的微血管病变,如视网膜或肾小球的微血管病变,而容易发生小血管合并症,如冠状动脉或脑血管病(冠心病或脑卒中)。第8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4、其他糖耐量异常平坦型糖耐量曲线:特征是:a空腹血糖水平正常;b糖负荷后不见血糖以正常形式升高。不出现血糖高峰。c较短时间内(一般1小时内)血糖即可恢复原值。可由于胃排空延迟,小肠吸收不良引起。或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及胰岛素分泌过多等引起。此时由于糖异生作用降低,组织对糖的氧化利用加强而表现为糖耐量增加。ps:糖异生是体内从非糖类物质如氨基酸、丙酮酸、甘油等合成葡萄糖的代谢,是维持血糖水平的重要过程。第9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储存延迟型糖耐量曲线:特点是服糖后血糖水平急剧升高,峰值出现早,且超过11.1mmol/L,而2小时后血糖值又低于空腹水平。这是由于胃切除病人于肠道迅速吸收葡萄糖,或严重肝损害的病人肝脏不能迅速摄取和处理葡萄糖而使血糖升高,引起反应性胰岛素分泌增多,进一步致肝外组织利用葡萄糖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