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经济思想史》第14章马歇尔.pptx
第14章马歇尔;;1.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
马歇尔认为,经济学的对象既是物也是人,是人与财富的关系。他所研究的人其实是一个超阶级、超历史和超社会的范畴。马歇尔认为,规律一般仅是反映出一定的趋向而已。他倡导经济理论要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作出贡献。
;在方法论上,马歇尔把边际分析方法与英国经济学的传统均衡分析方法结合起来,形成独具特色的局部边际均衡分析方法。他提出“连续原理”。马歇尔的静态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奠定了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分析基础。
;2.马歇尔经济学具有极浓厚的折衷主义色彩,这表现在:;(2)方法论。马歇尔既主张采用推导理论模型的抽象法,又赞成采纳历史主义的描述法。每一种研究法各有利弊,因而应互相配合。而且,研究方法因人而异,不必强求一律。他重视数学方法,但也强调切勿滥用数学工具。
(3)价格理论。马歇尔认为,需求和供给好比一把剪刀的两刃,二者都是价值的决定因素。
;14.2需求理论
14.3供给理论;;14.4均衡价格论;2.均衡价格的短期与长期分析
马歇尔将时间因素并将其引入供求均衡分析,他把影响价格特别是成本变动的时期分为三种。马歇尔提出,时期愈短,就愈需要注意需求对价值的影响;时期愈长,生产成本对价值的影响将愈加重要。
;3.产四要素论
马歇尔在传统的生产三要素(土地、劳动与资本)上增加了一个新要素──企业经营能力。企业家职能对企业的营利能力具有决定性意义,它应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要素,有自己独立的报酬和供给价格。
;4.马歇尔以生产成本来说明商品供给价格的决定。
他对生产成本的分析是以主观心理现象为基础的。生产成本问题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考虑:一是真实成本,二是货币成本。生产成本包括各种形式的劳动和资本。所谓生产的真实成本就是劳动的“负效用”和资本的“等待”的总和。
5.所谓边际生产费用即“边际产品”的生产费用。;3.均衡价格的动态分析
马歇尔对正常供求价格(指短期和长期内的价格)变动的原因及其对产量和价格的影响进行研究。在考察正常需求和正常供给的增加对产量和价格的影响时,他引入了一个新的条件:生产率或生产报酬的变动,它有三种情况。
;4.垄断与均衡价格
马歇尔所的说垄断,是指一种商品只有一个供给者的情况。在这种绝对垄断的情况下,垄断者可以根据需求状况自由调整其商品的供给量,不仅使商品的价格足以支付生产费用,而且能获得最大额度的垄断利润。此时的商品价格仍由供求关系决定,只不过体现为一个供给者和所有需求者之间的关系。;14.5收入分配论;工资是劳动的报酬,是劳动的均衡价格。
利息是资本参与生产的报酬,分为纯利息和毛利息两种。
利润是经营管理能力的报酬,包括三个因素:管理人员的工资、资本的利息、风险的保险费,三者相加等于运用资金的经营能力的供给价格。
地租只受土地需求的影响,是土地的报酬,其大小由土地的边际生产力决定。
“准地租”指各种不同性质的收入在一定条件下,都是同地租相类似的租金或生产者剩余。;14.6货币理论;概言之,马歇尔认为,货币的价值决定于全国人民要以货币保持的财产和收入的一部分实物(货币需求)与该国货币数量(货币供给)的比例。因此,人们要以货币形态保持的实物价值愈小,货币的价值就愈小,而物价则愈高。这种根据实物余额的价值来保持相应的通货数额,被称为“现金余额”。;2.马歇尔的学生庇古将现金余额数量说公式化,得出方程式:P=M/KR
或物价水平P取决于两个因素:M和K,P与M成正比,与K成反比。此方程式被称为剑桥方程式。;一战结束:福煦将军的车厢
——《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签字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