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课外文言文阅读 四川省成都市语文中考三年(2020-2022)真题一年(2022)模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含答案解析).doc
第
第PAGE1页共NUMPAGES83页
四川省成都市语文中考三年真题一年模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
07课外文言文阅读
一.课外文言文阅读(共15小题)
1.(2022?成都)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刘海峰先生传
[清]姚鼐
刘海峰先生,名大櫆,字才甫,海峰其自号也。生而好学,读古人文章,即知其意而善效之。年二十余,入京师。
当康熙末,方侍郎苞①名大重于京师矣,见海峰,大奇之,语人曰:“如苞何足言耶!吾同里刘大櫆,乃今世韩欧②才也。”自是天下皆闻刘海峰。然自康熙至乾隆数十年,应顺天府试,两登副榜,终不得举。乾隆元年举博学鸿词③,乾隆十五年举经学,皆不录用。朝官相知、提督学政者,率邀之幕中阅文。因历天下佳山水,为歌诗自发其意。年逾六十乃得黟县教谕④,又数年,去官归枞阳,不复出。卒,年八十三。
先生少时,与鼐伯父姜坞先生及叶庶子酉最厚,鼐于乾隆四十年自京师归,屡见之于枞阳。先生伟躯,巨髯,能以拳入口,嗜酒,谐谑,与人易良无不尽。尝谓鼐:“吾与汝再世交矣!”
天下言文章者,必首方侍郎。方侍郎少时,尝作诗以视海宁⑤查侍郎慎行,查侍郎曰:“君诗不能佳,徒夺为文力,不如专为文。”方侍郎从之,终身未尝作诗。至海峰,则文与诗并极其力,能包括古人之异体,镕以成其体,雄豪奥秘,麾斥出之,岂非其才之绝出今古者哉!其文与诗皆有雕板,鼐欲稍删次之合为集,未就,乃次其传。
(选自《惜抱轩诗文集》,有删节)
【注】①方侍郎苞:方苞。其官至礼部右侍郎。②韩欧:韩愈、欧阳修。③博学鸿词:科举考试的一种科目。④教谕:县学教官。⑤海宁:地名。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即知其意而善效之
效:模仿
B.方侍郎苞名大重于京师矣
名:名望,名声
C.尝作诗以视海宁查侍郎慎行
视:同“示”,给……看
D.徒夺为文力
夺:改变
(2)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因历天下佳山水,为歌诗自发其意。
②鼐欲稍删次之合为集,未就,乃次其传。
(3)作者给刘海峰作传,为什么用不少笔墨写方苞?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2.(2021?成都)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小题。
淘渠记
[宋]席益
唐白敏中尹①成都,始疏环街大渠。其余小渠,本起无所考,枝分根连,同赴大渠。岁久,遂懈而壅。
大观丁亥冬,益之先人镇蜀,城中积水满道。戊子春,始讲沟洫之政,居人欣然具畚锸待其行。俗子之无识者谤于里:“只论开浚,积泥通逵②,可若何?”先人闻之,不为衰止。既污泥出渠,农氓争取以粪田,道无著留。至秋雨连日,民不告病,士夫交口称叹,多向之议而谤者也。
后三十年,益忝世官③,以春末视事。夏暴雨,城中渠湮,无所钟泄。城外堤防亦久废,江水夜泛西门,入城中。两水合,汹涌成涛濑,居人趋高阜地。又春夏之交大疫,居人多死,众谓污秽熏蒸之咎。嗣岁春首,修戊子之令,邦人知畴昔④便利,无异辞。且补筑大西门外堤,引江水入城,而作三斗门以节之。旧有汙池,积水日深大,行人不戒,误蹈犯,岁有死者。凿此池,挹池之盈,以汇入大渠,筑短垣以护池岸,兹患遂弭。是岁,疫疠不作,夏秋雨过,道无涂潦,邦人滋喜。
通达沟渎,毋有障塞,此长民之所当务也。邑之有沟渠,犹人之有脉络也,一缕不通,举体皆病。按图而治之,则纤毫无敢郁滞者矣。益刊图以示后之君子,如有志于民意,诚欲令信,于斯图也,将有考焉。
(选自《全蜀艺文志》卷三十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有删节)
【注】①尹:治理。②通逵:通畅的道路。③世官:家族内世代担任同样的官职。④畴昔:往日。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始疏环街大渠
疏:疏导
B.俗子之无识者谤于里
谤:批评
C.居人趋高阜地
趋:离开
D.行人不戒
戒:谨慎
(2)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既污泥出渠,农氓争取以粪田,道无著留。
②按图而治之,则纤毫无敢郁滞者矣。
(3)同为“淘渠”,相较文中前两位官员,席益的突出之处有哪些?请结合文章,分析作答。
3.(2022?金牛区二模)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筹边楼记
陆游
淳熙三年八月既望,成都子城之西南,新作筹边楼。四川制置使、知府事范公①,举酒属其客陆游曰:“君为我记。”
按史及地志,唐李卫公②节度剑南实始作筹边楼。后废,无能识其处者。今此楼望犍为僰道、黔中诸郡,山川方域皆略可知,卫公故址其诚在是乎?比楼成,公复按卫公之旧图,处处新志之。边城地势险要及异同者,皆考信不疑。虽然,公于边境,岂真待图而后知哉?
方公在朝,以洽闻强记擅名,一时天子有所顾问,近臣皆推公对,莫敢先者。其使北而归也,尽能道其国城邑、制度云云。且朔方古今,战守离合,得失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