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四章综合检测试卷及解析.docx
第PAGE页
第十四章综合素质评价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第1~8题为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第9、10题为多选题,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对但少选得2分,错选得0分)
1.[[2024·福建]]水约占人体体重的60%~
A.热值 B.密度 C.温度 D.比热容
【答案】D
2.甲物体的分子动能总和为E甲1,分子势能总和为E甲2;乙物体的分子动能总和为E
A.两物体分子数相同 B.两物体所处物态相同
C.甲物体的内能较大 D.乙物体的温度较高
【答案】C
3.明末科学家宋应星编写的《天工开物》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巨著。书中《冶铸》篇记录了铸造铜钟的过程如图所示,大致分为“制模——熔炼——浇铸——脱模——打磨”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热时推动鼓风机可以提高燃料的热值
B.熔炼过程中,铜熔化吸热,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浇铸过程中,铜对外放热,内能不断减小
D.打磨过程中,铜钟所含热量不断增多
【答案】C
4.下列有关热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四冲程内燃机中减少废气带走的大量热量不能提高热机效率
B.热机的大量使用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C.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使热机的效率等于100
D.热机工作的过程是将燃料燃烧获得的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过程
【答案】D
5.1个标准大气压下,温度为0℃的水和?
A.原来0℃
B.根据以上信息,能证明水的比热容大于冰的比热容
C.水在结冰的过程中,水温不变,所以水的内能保持不变
D.后来大冰块的温度高于?
【答案】D
6.铜和铅的初温相同,它们的比热容之比是3:1,质量之比是
A.2:1 B.1:2 C.
【答案】B
7.如图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汽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吸进气缸的是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
B.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的排序是丁、甲、丙、乙
C.图丙是做功冲程,发生的能量转化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若飞轮每分钟转3000转,则每秒对外做功50次
【答案】D
8.一块冰先后经历了以下三个过程:①?10℃的冰到0℃的冰,吸收热量Q1;②0℃的冰变为10℃的水,吸收热量Q2;
A.Q1Q
C.Q1Q
【答案】C
【点拨】由题意可知:①?10℃的冰变为0℃的冰,吸热为Q1;②0℃的冰变为10℃的水,吸热为Q2;③10℃的水变成20℃的水吸热为Q3,比较①、③,由热量计算公式可知,冰和水二者质量相等,升高温度也相等,因为水的比热容大于冰的比热容,所以,Q3Q1;而在②0℃的冰变为
9.[[2024·潍坊]]如图所示,用气缸、固定隔板和活塞密闭甲、乙两部分气体,气缸和活塞均不导热,隔板导热良好。迅速将活塞向左推至图中虚线位置并固定,静置一段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推动活塞前相比,甲、乙内能均变大
B.与推动活塞前相比,甲内能不变,乙内能变大
C.乙内能改变的方式只有做功
D.乙内能改变的方式既有做功又有热传递
【答案】AD
10.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给质量均为0.2kg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不计热量损失,据此判断[
A.物质甲的比热容为2.1
B.加热20min
C.甲在前10min内吸收的热量是
D.每个电加热器每秒放出42J
【答案】A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
11.小南用红外成像测温仪拍摄桌面,拍得画面显示桌面上A、B、C位置的温度如图甲所示,接着在A位置用手快速摩擦,在B位置喷上温度为25.5℃的酒精,再用红外成像测温仪拍摄桌面,拍得画面如图乙所示。比较两幅图,A处温度升高,是通过__的方式使内能增加;B处温度降低,因为酒精汽化过程要__
(第11题)
【答案】做功;吸热
12.[[2025·广东江门阶段练习]]
(1)将一个底部封闭的薄壁金属管固定在支架上,管中装一些酒精,然后用塞子塞紧管口。把一根橡皮条缠在管子上并迅速来回拉动(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第12题)
①问题:采用哪种方式使金属管壁的温度升高?回答:__(填“做功”或“热传递”);
②在四冲程内燃机里面哪个冲程与图类似?冲程名称:__冲程,该冲程中涉及的能量转化:__能转化为能。
(2)在热量的传递过程中,热传递又可以具体分为热辐射、热对流和热传导三种方式。其中热辐射不需要介质,真空中也可进行,太阳的热量传递到地球就是这种例子;热对流需要借助液体或气体的流动来实现;热传导在生活中比较常见,不同温度的物体接触时会发生。在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中,有许多食材的加工方式,以下三种方式各用到了怎样的传递方式?炒:______;烤:______;蒸:______。
【答案】(1)做功;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