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doc
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对下面一段文字中“一座粲然”原因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祇园上人招余辈小聚,或问座中何人最惧内,众未及答。祇园曰:“惟老僧最惧内。”众讶之,笑曰:“惟惧内,故不敢娶耳。”一座粲然。
A.感谢上人替他们掩饰,保住他们的颜面。
B.明白上人在开玩笑,因为僧人不能娶妻。
C.发现上人和他们一样因惧内而不敢娶妻。
D.理解上人因惧内不娶、进而出家的行为。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黄昏之景,但景中使用了暖色调。
(2)《离骚》屈原控诉当时人们的行为没有准则,一味投机钻营。对此作者忧愁烦闷,不由爆发出痛苦而无奈的悲叹:“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在《登高》中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3、下列三副对联分别送给小商店、饮食店、美发店,最恰当的一组是()
甲:东无西有通无有,方与人便人称便。
乙:聚首一堂杨柳东风初识面,垂丝万缕杏花春雨喜弹冠
丙:妙手调羹能适口,奇缘配偶自欢心。
A.甲—饮食店乙—美发店丙—小商店 B.甲—小商店乙—饮食店丙—美发店
C.甲—小商店乙—美发店丙—饮食店 D.甲—美发店乙—小商店丙—饮食店
4、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各题。
木芙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中和堂木芙蓉盛开戏呈子瞻
陈襄
千林寒叶正疏黄,占得珍丛第一芳。
容易便开三百朵,此心应不畏秋霜。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诗都写到了木芙蓉的生长环境,但环境格局不同,陈诗较吕诗阔大。
B.两诗描写木芙蓉花的特点各有侧重,吕诗写花之红艳,陈诗写花之繁多。
C.两诗赞美木芙蓉花,都用了对比手法,但吕诗对比的张力不如陈诗强烈。
D.两诗语言风格都较为平实自然,但气韵不同,吕诗偏委婉,陈诗偏豪放。
2.两诗各表现了木芙蓉花怎样的精神?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孟浩然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
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
(注释)渤澥(xiè):大海。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先声夺人,渲染出江潮磅礴的气势,并且巧妙地用雷声来衬托潮声。
B.颈联以日光、秋云、天空、大海等为背景,写大潮远远到来的壮丽景象。
C.整首诗采用夸张、比喻、烘托等手法来层层渲染,表现大潮澎湃的伟力。
D.这是一首咏钱江潮的名作,一张一弛,张弛有度,句句紧凑,结构谨严。
2.尾联极富表现力,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赏析。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2)汩余若将不及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3)春冬之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清倒影。(郦道元《三峡》)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5)最是一年春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截至2019年6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9.47亿人、2亿人、2.45亿人。全民医保基本实现,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超过98%,覆盖人口超13.5亿。中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人数最多的社会保障体系。
2016年11月,国际社会保障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