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钢筋模板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doc

发布:2025-05-10约3.53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技术交底书

交底单位名称:编号:

工程名称

设计文件图号

施工部位

交底日期

年月日

一.施工准备

测量放线,确定涵洞中心及基础开挖边线,清除地面堆土及妨碍基坑开挖障碍物,确定标高;完成“四通一平”工作,备妥多种机械。

二、基坑开挖及砼垫层铺设

1、开挖采取机械开挖人工修整,开挖过程随时检验尺寸、位置及标高,严禁超挖、欠挖。

2、机械开挖到预留0.3-0.5m,采取人工整平基底,开始铺设垫层砼。

3、在垫层表面测量放线定出墙身中线,测量垫层顶标高,在墙身范围内将垫层表面浮浆凿除,冲洗洁净。

二.钢筋制作及安装

2.1原材料要求:

①、钢筋进场时应备有出厂合格证、出厂证实书,检验汇报书,及钢筋实物上应挂有标识牌,标识上应注明钢筋各项物理指标。

②、钢筋堆放应于地面隔离,并有遮雨方法,避免钢筋锈蚀、污染,同时应采取方法避免压弯。

③、钢筋表面无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④、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折弯。对于局部有弯曲现象,在加工前要优异行调直,并对表面污染物清理洁净,加工后钢筋表面不得有消弱钢筋截面伤痕。

⑤、进场后钢筋应立刻送试验室检验,送检数量应符合规范要求,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使用。并注明钢筋使用部位。

2.2钢筋加工

钢筋连接在钢筋车间加工时,要求同一焊接人焊接质量稳定,接头强度100%满足对接焊强度要求,且经检测合格,实际加工中也均由该焊接人进行焊接,其她人进行焊接时,必需经试验检测合格,才可进行焊接接头加工。钢筋原材及接头检测频率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要求。同一断面钢筋接头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不得超出50%。钢筋接头应避免钢筋弯曲位置处,距弯曲点不应小于10d。

2.3钢筋安装

钢筋加工成型后,由汽车运至施工部位。依据设计图对加工成型钢筋进行安装和绑扎,钢筋位置、间距和砼保护层厚度均符合设计要求,保护层采取砼结构专用垫块,垫块并按梅花形排列。

钢筋安装过程中,常常复核钢筋骨架中心线是否与中线重合,如偏差较大,则立刻调整,避免偏差累积,同时检验钢筋垂直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现场钢筋安装采取双面搭接焊,搭接焊接头在同一断面数量及起弯点距接头距离均同闪光对接焊,搭接接头搭接部位要预先弯曲,使搭接钢筋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搭接长度为5d(d为钢筋直径)。安装就位后,应进行检验,作出统计并妥加保护,不得在其上行走和递送材料。

钢筋安装完成后(技术标准见下质量标准栏),经检验合格,给予签证后,方可转入下一道工序。

三.模板安装

1、模板安装前要用平整度尺检验模板平整度,确保模板平整;模板与混凝土相接触表面应涂刷脱模剂;模板使用后应按要求修整保留。

2、模板安装必需稳固牢靠,接缝严密,相临两模板表面高低差小于1毫米,不得漏浆。接缝采取双面胶堵塞,内侧用透明胶粘贴,预防漏浆。如遇接缝较大时,除采取上述方法处理外,还应对接缝进行刮腻子处理。

3、最底块模板与垫层间要用与主体结构同标号砂浆找平,确保不漏浆;

4、拉筋每个端头用垫片和两个螺母固定;经项目部质检、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5、砼浇注前应检验模板标高、尺寸、位置、强度、刚度等是否满足要;钢筋及预埋件数量、型号、规格、摆放位置、保护层厚度等是否满足要求,模板中垃圾应清理洁净。待监理检验合格签认后方可灌注砼。

四.砼灌注及养护和拆模

1、框架桥主体结构采取C35钢筋混凝土,帽石采取C30混凝土,挡墙墙身及基础采取C30混凝土。主体结构及挡墙设20cmC20混凝土垫层,砼各项指标经检验合格后,由试验室确定现场施工配合比。

2、砼运输、浇注

(1)运输采取砼搅拌车,在运输砼之前应将其砼罐内壁湿润,预防砼流动性降低。

(2)在砼浇注过程中,要保持砼施工连续性,运输过程中要确保砼不发生离析、漏浆、严重泌水及坍落度损失过多等情况。当运至现场砼发生离析时,应在浇注前对砼进行二次搅拌。

(3)浇注前,对模板内杂物进行清理,清理洁净后,方可开始浇注。

(4)浇注采取分层施工,每层浇注高度为20~30cm;采取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棒移动间距不得超出该振捣棒作用半径1.5倍,且每次振捣时,应相互重合1/3,振捣棒要快插慢拔,振捣棒应伸入下层5~10cm,与侧板保持5~10cm距离,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它预埋件。同时不能漏振、欠振和过振,振捣标准是,砼面不再下沉,无气泡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