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作业安全防护措施.pdf
高处作业安全防护措施
一、安全防护措施
1、使用梯子攀登作业时,梯脚底部应坚实,不得垫高使用,并
采取加包扎、钉胶皮、锚固等防滑措施。梯子的种类和形式不同,其
安全防护措施也不同。
①立梯:工作角度以70°~80°为宜,梯子上端应固定使用,踏
板上下间距30cm为宜,不得有缺档。
②折梯:上部夹角以35°~45°为宜,铰链须牢固,并有可靠的
拉撑措施。
③固定式直爬梯:应用金属材料制成,梯宽不应大于50cm,支
撑应采用金属不小于L70×6角钢,埋设与焊接均必须牢固。梯子顶
端的踏棍应与攀登的顶面齐平,并加设1~1.5m高的扶手。攀登高
度以5m为宜,超过2m时宜加设护笼,超过8m时须设平台。
④梯子如需接长使用,必须有可靠的连接措施,且接头不得超过
1m外,强度不得低于单梯梁的强度。
⑤移动式梯子:应按现行的国家标准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2、人员应从规定的通道上下,不得在非规定过道进行攀登,也
不得任意利用吊车臂架等施工设备进行攀登。上下梯子时必须面向梯
子,且不得手持器物。
3、钢柱安装登高时,应使用钢挂梯或设置在钢柱上的爬梯。
4、钢梁安装登高时,应视钢梁高度,在两端设置挂梯或搭设钢
管脚手架。梁面上需行走时,其一侧的防护横杆可用钢索。
二、安全保证体系
1、根据本项目的具体情况,建立健全符合本项目特点的安全生
产保证体系,配置必要的设备、装备和专业人员,确定整个施工过程
中的重点内容、关键点及危险部位的控制手段、措施并严格实施,以
确保安全措施计划的内容具有严密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2、项目部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保证体系,项目部各部门、
作业架子队分级负责(见安全保证体系框图),以加强施工作业现场控
制和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为重点,开展创建安全标准工地活动,确保
单元工程的施工安全。
3、安全生产保障体系覆盖所有参建单位,自管理层到作业层,
认真执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实行安全
包保责任制。
三、压路机司机操作规程
1、一般规定
(1)压路机驾驶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必须熟悉机械的基本构
造、性能、保养规程和操作方法,经考试合格,由本单位主管部门发
给操作证后,方准单独操作。
(2)压路机必须专机专人负责使用和管理,非本机驾驶员严禁
擅自上机操作。
(3)压路机必须停放在平坦安全地区,以防坍塌并远离高压电
源及消防井。
2、内燃压路机
(1)机械在运转中如发生故障,而需要进行维修时,应将发动
机熄灭,还要用三角木对称楔紧滚轮。
(2)两台以上压路机在平道上行驶或碾压时,其间距至少保持
在三米以上,在坡道上禁止纵队行驶。以防制动器失灵或溜坡而造成
撞车事故。
(3)在新开道路上碾压时,应以中间的两侧,碾压时不应太靠
近路基边缘(一般在1米以上),以防塌方。上下坡时,禁止换挡和
滑行。
(4)修筑小区道路时,错轴必须由里侧向外侧碾压,碾压第二
行时,需搭透半个滚轮的宽度(被压过的和未压过的路基各占50%)。
碾压时不得靠路基边缘太近(一般在一米以上),以防塌方。
(5)机械在公路上行驶时,应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时速一般不
得超过5公里/小时。通过桥梁、涵洞、水坝、应事先了解它们的承
载能力,如不能通过时,不能强行通过,经主管部门检查同意后方可
通过。
(6)禁止用牵引法强发动内燃机。也不能用压路机拖拉任何机
械或物件。
(7)前后滚轮的刮泥板,应经常检查和调整,保持刮泥板平整
和良好的作用。
(8)压路机的滚轮内,如果加入黄砂增加重量时,应用干黄砂,
在冬季寒冷时期,不得用水增重,以防冻裂滚轮。
(9)如新填路基松软时,必须先用羊脚足滚碾(拖行羊脚足滚碾
速度不能太快,不准急转弯和倒退)或用打夯机逐层夯实后,方能用
压路机碾压。
(10)使用胶轮压路机时,应注意保持轮胎的正常气压,并注
意是否有石块夹在轮胎期间。
(11)装运压路机时,上、下平板拖车或遇到施工条件复杂时,
应由技术熟练的驾驶员操作。
(12)压路机工作后,应停在平坦的地方,不要停在路边缘或
坑洼流水之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