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相关技术规范与操作规程.pdf
承德市第六医院
重症医学科技术规范与操作规程
一、气管插管术
适[应证]:各种因所致的呼吸衰竭,需心肺复苏以及气管内麻醉者;加压给氧;
防止呕吐物分泌物流入气管及随时吸除分泌物;气道堵塞的抢救;复苏术中及抢救新
生儿窒息等。
禁[忌证]:明显喉头水肿或声门及声门下狭窄者、急性呼吸道感染者。
用[品]:麻醉喉镜、气管导管、气管导管衔接管、牙垫、导管管芯、吸痰管、
注射器以及供给正压通气的呼吸器及氧气等。
方[法]:
1、患者仰卧,头垫高10cm,后仰。术者右手拇、食、中指拨开上、下唇,提起
下颌并启开口腔。左手持喉镜沿右口角置入口腔,将舌体稍向左推开,使喉镜片移至
正中位,此时可见腭垂悬(雍垂)。
2、沿舌背慢慢推进喉镜片使其顶端抵达舌根,稍上提喉镜,可见会厌的边缘。
继续推进喉镜片,使其顶端达舌根
1
与会厌交界处,然后上提喉镜,以撬起会厌而显露声门。
3、右手以握笔式手势持气管导管,斜口端对准声门裂,轻柔地插过声门而进入
气管内。放入牙垫于上、下齿之间。退出喉镜。听诊两肺有呼吸音,确定气管导管
在气管内,且位置适当后,妥善固定导管与牙垫。
4、气管导管套囊注入适量空气(3-5ml),使导管与气管壁密闭,便于辅助呼吸
或控制呼吸,并可防止呕吐物、口腔分泌物或血液流入气管。
注[意事项]:
1、插管前,检查插管用具是否齐全合用,特别是喉镜是否明光。
2、气管插管时患者应呈中度或深昏迷,咽喉反射消失或迟钝;如嗜睡或浅昏迷,
咽喉反应灵敏,应行咽喉部表面麻醉,然后插管。
3、喉的着力点应始终放在喉片的顶端,并采用上提喉的方法。声门显
露困难时,可请助手按压喉结部位,可能有助于声门显露,或利用导管管芯将导管弯
成“L”形,用导管前端挑起会厌,施行盲探插管。必要时,可施行经鼻腔插管、逆行
导管引导插管或纤维支气管引导插管。
4、插管动作要轻柔,操作迅速准确,勿使缺氧时间过长,以免引起反射性心
搏、呼吸骤停。
5、插管后吸痰时,必须严格无菌操作,吸痰持续时间
一次不应超过30s,必要时于吸氧后再吸引。经导管吸入气体必须注意湿化,
防止气管内分泌物稠厚结痂,影响呼吸道通畅。
6、目前所用套囊多为高容低压,导管留置时间一般不宜超过72h,72h后病情
不见改善,可考虑气管切开术。导管留置期间每2-3h放气1次。
二、气管切开术
适[应症]:
1、一切急、慢性喉阻塞症,如急性喉炎、喉水肿、喉白喉、喉部肿物及瘢痕
狭窄等。
2、一-切因咳嗽、排痰功能减退或麻痹,致呼吸道分泌物潴留造成呼吸困难者,
如各种原因所致的深度昏迷、颅脑外伤、颅内或周围神经疾患、破伤风、呼吸道烧
伤。重大胸部或腹部手术后,有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影响呼吸者,可考虑施行气管
切开术。
3、肺功能不全及各种原因致呼吸功能减退或麻痹,需要较长期间辅助呼吸者,
如重度肺心病、呼吸肌麻痹等。
4、喉外伤或颌面部、喉咽部、喉部大手术后,上呼吸道被阻塞者。
5、呼吸道异物,因各种原因无法经口取出者,亦可行气管切开急救,并经气管
切开口取出异物。
术[前准备]:
1、向患者(昏迷者除外)及家属讲明手术的必要性和可能发生的问题,征得同
意,个别特殊急症例外。
2、按通外科手术常规,行颈前及上胸部皮肤急(症例外)。
3、要准备好手术照明灯光、吸引器,根据病人年龄选择合适的气管套管。垂
危患者应做好其他急救准备。
4、儿童或严重呼吸道阻塞者,可预先插入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