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透镜及其应用 (含解析) 中考一轮复习收官测试卷.docx
专题四透镜及其应用——中考一轮复习收官测试卷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
1.为满足特殊人群的需求,有一种眼镜的镜片可以改变(如图甲),它的改变是通过在透明的薄膜中注入或抽出光学液体来实现。图乙是某人看远处物体时的成像情况,此时该人的视力缺陷和矫正时应选择的镜片是()
A.近视眼,镜片Ⅰ B.近视眼,镜片Ⅱ C.远视眼,镜片Ⅰ D.远视眼,镜片Ⅱ
2.如图1,在装有水的杯子里,小红将一支铅笔分别紧贴杯壁内、外竖直放置,两次都观察到铅笔放大的像,俯视图如图2、图3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2中铅笔向前移,像一直变小 B.图2中铅笔向前移,像先变小后变大
C.图3中铅笔向后移,像一直变大 D.图3中铅笔向后移,像先变小后变大
3.为方便旅客出行,高铁站安装了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如图所示。乘客通过摄像头拍摄的面部信息,与身份信息进行比对,比对成功后自动开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门禁摄像头对太阳光有发散作用
B.识别时,人脸位于摄像头一倍焦距以内
C.人脸靠近摄像头时,屏幕上所成的像会变大
D.门禁系统的这种摄像头可以用来矫正近视眼
4.如上图所示,小金通过焦距为12cm的凸透镜看到了提示牌上“关灯”两字放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关灯”两字是放大的虚像
B.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C.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4cm
D.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12cm
5.如图所示,四个图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
A. B.
C. D.
6.小明不小心把一个玻璃凸透镜摔坏了,他用这个残缺了三分之一的凸透镜(如图所示)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光屏上接收到的是()
A.不能接收到像 B.只有三分之二的物体的像
C.一个无法调清晰的“像” D.一个稍暗的完整的像
7.如图是小华同学自制的一个投影仪模型。将手机和凸透镜分别固定在纸盒的两端,调整“投影仪”到墙面的距离,可在墙上看到手机画面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墙上手机画面的像是放大的虚像
B.自制投影仪的凸透镜焦距可能是
C.将手机正立放置,在墙上看到的像是正立的
D.若想让像变大,可适当缩短纸盒的长度
8.物理实践活动课上,小明将半透明纸蒙在较粗纸筒的P端,将凸透镜安装在较细纸筒的Q端(凸透镜未画出),两纸筒套在一起组成模拟照相机,如图所示。通过调节P、Q的间距,他看到了桌子上蜡烛的火焰在半透明纸上成的等大的像,再次调节P、Q的间距,他看到了窗外更远处大树在半透明纸上成的像。下列对P、Q间距调节和对大树的像描述正确的是()
A.增大P、Q间距 倒立、放大的实像
B.减小P、Q间距 倒立、缩小的实像
C.增大P、Q间距 正立、放大的虚像
D.减小P、Q间距 正立、缩小的虚像
9.如图甲所示,把一支铅笔水平地放在空玻璃瓶的后方,透过玻璃瓶观察到的情形如图乙;将玻璃瓶灌满水后,将铅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地移动,同时透过玻璃瓶观察铅笔的像。
关于以上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图乙,人能透过空玻璃观察到铅笔是光的反射成像,此像是虚像
B.人透过装水的玻璃瓶可以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像,此像是虚像
C.人通过盛水的玻璃瓶可以观察到如图B所示的像,此像是实像
D.人通过盛水的玻璃瓶可以观察到如图C所示的像,此像是实像
10.在同一张眼球彩图上,用凸透镜代表晶状体,用平行光照射透镜,观察到如图甲、乙、丙所示的现象、其中透镜A比透镜B薄,透镜C为凹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透镜A的焦距大于透镜B
②晶状体焦距变长导致近视眼
③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④仅将图丙中透镜C向右移动,平行光在眼球后方的会聚点位置不变
A.只有① B.只有①③ C.只有①③④ D.①②③④都正确
11.如图甲,某透镜L正对太阳光,在另一侧与透镜平行放置一张白纸,在白纸上看到的现象如图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透镜远离白纸,若Ⅰ区变小,则L是凸透镜
B.透镜靠近白纸,若Ⅱ区变大,则L是凹透镜
C.无需操作,就能判断该透镜是凸透镜
D.无需操作,就能判断该透镜是凹透镜
12.如图所示装有水的圆柱形试管内留有一稍大空气泡,将试管水平放在白纸上方,让太阳光竖直照射到试管上,可以发现白纸上与空气泡相对应的位置上,有一椭圆,而其它部分竟是一条与试管平行的亮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该现象是因为光的折射
B.试管中充满水的部分相当于凸透镜
C.白纸上椭圆部分比周围亮
D.把白纸从贴近试管位置向下移动到较远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