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事故调查的原因分析.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第一章 危害因素辨识与控制;1.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1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2) 物的因素;(2) 物的因素;(2) 物的因素;(3) 环境因素;(3) 环境因素;(3) 环境因素;(4) 管理因素; 物体打击
车辆伤害
机械伤害
起重伤害
触电
淹溺
灼烫
火灾 ; 参照卫生部、原劳动部、总工会等颁发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将危害因素分为七类:
生产性粉尘
毒物
噪声与振动
高温
低温
辐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
其他危害因素;3.2 单元 : 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4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4.1 辨识依据
4.1.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具体见表1和表2。
4.1.2 危险化学品临界量的确定方法如下:
a)在表1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其临界量按表1确定;
b)未在表1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依据其危险性,按表2确定临界量;若一种危险化学品具有多种危险性,按其中最低的临界量确定;表1 危险化学品名称及其临界量;表2未在表1中列举的危险化学品类别及其临界量;
4.2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指标
单元内存在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表1、表2规定的临界量,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的数量根据处理危险化学品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4.2.1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则该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4.2.2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式(1)计算,若满足式(1),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式中: —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t)。
—与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生产场所或贮存区的临界量(t)。
;储罐区(储罐)
库区(库)
生产场所
压力管道
锅炉;
;故 障
—发生故障、误操作时信号装置、保险、信号缺乏或缺陷
— 设备在强度、刚性、稳定性、人机关系上的缺陷;
;1.事故应急管理的内涵; ;演练准备??段
演练实施阶段
演练总结阶段
;第三 章 安全生产事故调查;1.1 按伤害程度分类(国务院493号令);2 事故调查的组织者和组成部门P191; 有关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组成。
应当邀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
可聘请有关专家参与调查。;4. 事故调查组职责P192;5. 事故调查程序;6. 事故调查的取证P195;6.1 有关物证的收集;6.2 事故材料的收集;6.2 事故材料的收集;6.3 事故人证材料的收集记录;6.4 事故现场摄影、拍照及事故现场图绘制;第四章 安全生产事故调查的原因分析;1. 事故原因分析P197;2. 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停产、减产损失价值
工作损失价值
资源损失价值
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
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
其他损失费用;第五章 安全生产事故的处理与整改措施;1. 事故性质认定;2001年9月18日上午11时20分,武汉市黄陂区祁家湾已被明令取缔的保平烟花厂业主张正保在上胡村一所闲置的空房内,非法生产烟花时发生爆炸事故,当场死亡3人,2人重伤,1人轻伤。;《安全生产法》 NO.13
—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NO.134,135,139,397
— 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由于不服管理、违反规章制度,或者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执行。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1、是否摆正安全与生产的关系
—企业负责人是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
—政府部门是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
2、企业是否贯彻落实了有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是否贯彻落实了有关“三同时”的要求;3、生产经营单位责任落实情况
—是否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是否制定了合理的安全技术防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