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防护概论作业.pdf
辐射防护概论
第一章
1、为什么定义粒子注量时,要用一个小球体?
粒子注量定义:
单向辐射场:粒子注量,数值上等于通过与粒子入射方向垂直的单位面积的粒
子数。
多向辐射场:以P点为中心画一个小圆,其面积为da。保持da的圆心在P点不
变,而改变da的取向,以正面迎接从各方向射来并垂直穿过面积元da的粒子。
da在改变取向的过程中即扫描出一个以P点为球心,以da为截面的回旋球。
da
P
dN
da
球体过球心的截面面积(da)相等,粒子注量计算最容易,故而用一个小球体
定义粒子注量。
2、质量减弱系数(/)、质量能量转移系数(/)和质量能量吸收系数(/)
tren
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相同点:都针对不带电粒子(X、射线和中子)穿过物质时发生的物理现象而
定义的;
不同点:
质量减弱系数(/):描述物质中入射不带电粒子数目的减小,不涉及具体物理
过程。
质量能量转移系数(/):描述不带电粒子穿过物质时,其能量转移给带电粒
tr
子数值。只涉及带电粒子获得的能量,而不涉及这些能量是否被物质吸收。
质量能量吸收系数(/):描述不带电粒子穿过物质时,不带电粒子被物质吸
en
收的能量。
数值上:质量减弱系数(/)质量能量转移系数(/)质量能量吸收系数
tr
(/)
en
3、吸收剂量、比释动能和照射量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吸收剂量(D):同授与能()相联系,单位质量受照物质中所吸收的平均辐射
能量。
Dd/dm
单位Gy。适用于任何类型的辐射和受照物质,与一个无限小体积相联系的辐射
量。受照物质中每一点都有特定的吸收剂量数值。
比释动能(K):同转移能()相联系,不带电粒子在质量dm的物质中释放出
tr
的全部带电粒子的初始动能总和的平均值。
Kd/dm
tr
单位Gy。针对不带电粒子;对受照物质整体,而不对受照物质的某点而言。
Kf
k
实用时可先查比释动能因子表(国际上给出比释动能因子的推荐值),进而求得
比释动能。
照射量(X):X或射线在单位质量的空气中,释放出来的全部电子完全被空气
阻止时,在空气中产生一种符号的离子的总电荷的绝对值。
XdQ/dm
单位C/kg。针对X或射线、空气。空气中各点的照射量不同。
三者联系:
带电粒子平衡:不带电粒子在某一体积元的物质中,转移给带电粒子的平均能量,
等于该体积元物质所吸收的平均能量。发生在物质层的厚度大于次级带电粒子在
其中的最大射程深度处。
D=K(1-g)
g是次级电子在慢化过程中,能量损失于轫致辐射的能量份额。
对低能X或射线,可忽略轫致辐射能量损失,此时
D=K
带电粒子平衡条件下,空气中照射量(X)和同一点处空气吸收剂量(Da)的关系
为: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