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工业园区碳达峰实施方案编制指南-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pdf

发布:2025-05-04约1.14万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工作简况

据统计,我国近70%的工业用能集中在工业园区,工业园区二氧化碳

排放约占全国的31%,是我国“双碳”目标的主战场。2021年10月24

日,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指出重点实施工业领域

碳达峰行动工业领域要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力争率先实

现碳达峰。我国逐渐成为世界生产的中心,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

国”转型。因此,在发挥我国工业以及高端制造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

大作用的同时,统筹推进工业园区的绿色低碳发展是落实《2030年前碳

达峰行动方案》的重点任务。

此标准将从工业园区的碳排放核算、碳达峰目标的确立、碳达峰工

作指标体系的建立、碳达峰实施路径、保障措施、园区内企业碳达峰指

导意见等方面规范《工业园区碳达峰实施方案》,为相关工业园区编制方

案提供参考指导。

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

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相继发布,随后重

点行业实施方案,科技支撑、财政支持、统计核算、人才培养等支撑保

障方案也相继出台。目前,国家层面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逐

步趋于完善,31个省区市均已制定了碳达峰实施方案及相关配套措施。

然而,如何把国家和地区的“双碳”战略部署落实到工业园区及企业层

面,并做到与园区及企业自身的管理、发展战略系统结合、协调推进,

仍然具有一定挑战性。从这一角度看,此标准的制定和发布满足了工业

园区碳达峰前绿色低碳发展的需求,具有一定必要性,标准的推广具有

可行性。

编制协作单位: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碳中和工作委员会、国网(北

京)综合能源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绿色低碳发展

有限公司、美国环保协会北京代表处、北京国电智通节能环保公司。

2

主要起草人:

二、工作主要过程

(一)前期准备

行业调研:工业园区是为了实现工业发展目标,由企业或政府创

立的特殊的区位环境,由众多通过交换相互生产的产品、技术等要素

进行内外部贸易的企业组成的体系。

目前,我国共有各类产业园区约15000家,其中国家级和省级工业

园区2543家,多数位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一带,贡献了全国一

半以上的工业产值,其他各级园区更是多达上万家。2019年工业增加

值317108.7亿元,约占GDP的32%。据统计,我国近70%的工业用能集中

在工业园区,工业园区二氧化碳排放约占全国的31%,是我国“双碳”

目标的主战场。

我国工业园区的发展经历了起步和探索阶段(1979-1989年)、快

速推进阶段(1990-1996年)、发展新阶段(1997年以后)和低碳转型

阶段(2000年至今)等几个阶段(见表1-我国工业园区发展历程)。

工业园区经济发展与环境生态有着巨大矛盾,我国于2000年开始进行

生态园区建设的探索,许多地方积极创建“生态园区”和“循环经济

园区”,关注全产业链资源综合利用、打造园区宜居环境。目前,虽

然水平式扩张特点明显,但我国的工业园区已形成了多层次、全方

位、纵深化发展的新格局。

表我国工业园区主要类型划分

序号划分依据园区类型

国家级工业园区

省级工业园区

一行政级别

市级工业园区

县乡级工业园区

二园区功能经济技术开发区

3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出口加工区

自由贸易区

保税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