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013年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及历史数据修订的说明.pdf
一、关于2013年支出法GDP核算与修订情况
按照第三次经济普查年度支出法GDP核算方案,根据2013年全国经济普
查资料和有关专业、部门统计数据、补充调查数据,国家统计局对2013年支出
法GDP数据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2013年支出法GDP总量为589737亿元,
比初步核算数增加3064亿元。其中,最终消费支出增加8843亿元,资本形成
总额减少6180亿元,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增加401亿元。
(一)改进了居民消费支出的资料来源和计算方法。
为使居民消费支出核算结果更符合实际,对居民消费支出资料来源和计算方
法进行了较大改进。将原来居民消费支出核算主要使用住户调查资料,调整为以
住户调查资料为基础,综合利用有关行政记录、货物和服务的生产和销售资料进
行调整的方法进行计算,共增加居民消费支出7575亿元。
(二)修订了政府消费支出的核算口径和资料来源。
政府消费支出核算进行了两个方面的修订。一是核算口径的修订。根据联合
国国民账户体系(SNA)的规定,由政府负担、用于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方面的支
出由原来的居民消费支出调整为政府消费支出。二是资料来源的修订。初步核算
数据利用财政部财政支出月度统计资料计算,此次修订数据则利用财政部财政支
出年度决算资料进行计算。经修订,政府消费支出比初步核算数增加1268亿元。
(三)修订了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核算范围和资料来源。
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修订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扩大了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
核算范围。根据联合国SNA将军事武器系统投资纳入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规定,
利用财政统计资料增加了这部分内容。二是利用工信部、国土资源部等部门资料,
重新核算了计算机软件产品、矿藏勘探费和土地改良支出等数据。三是根据第三
次经济普查等相关资料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其他部分进行了修订。经修订,固定
资本形成总额比初步核算数减少6048亿元。
(四)利用第三次经济普查相关资料,对存货变动进行了修订。
存货变动初步核算主要是利用规模以上工业和国有企业存货统计资料计算。
本次修订利用第三次经济普查有关资料和国资委年度财务决算资料,对存货变动
进行了重新核算,核算结果比初步核算数减少了132亿元。
(五)利用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数据进行了修订。
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初步核算数按海关统计数据推算,本次修订利用国家外汇
管理局2013年度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核算,货物服务净出口比初步核算数增加
401亿元。
(六)最终消费率、资本形成率和净出口率的变化。
经修订,2013年最终消费率为51.0%,比初步核算数提高1.2个百分点。
其中,居民消费率为37.3%,比初步核算数提高了1.1个百分点;资本形成率为
46.5%,比初步核算数降低1.3个百分点,其中,固定资本形成率为44.6%,比
初步核算数降低1.3个百分点;净出口率为2.5%,比初步核算数提高0.1个百
分点。
二、关于支出法GDP历史数据的修订情
按照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国际通行做法,由于资料来源和统计指标口径
的调整,在2013年支出法GDP数据修订的基础上,需对1978—2012年支出
法GDP历史数据进行修订。为此,根据历年各种相关基础资料和统计指标口径
调整情况,利用“趋势离差法”,对每一年的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
物和服务净出口数据进行评估调整,修订出1978—2012年支出法GDP数据。
附注: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年度核算方法
一、概述
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
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反映国民经济发展规模和结构的重要指标。国内生产总值
核算有三种基本方法: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是从常住单位最终产品使用的角度反映一定时期生产
活动最终成果的方法。按照产品(包括货物和服务)的最终使用去向,由最终消
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和货物服务净出口三部分构成。最终消费支出指常住单位
为满足个人或公共消费的需要,从本国经济领土和国外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消费
支出,它不包括非常住单位在本国经济领土内的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指常住
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获得减去处置的资产价值和存货价值;货物服务净出口指货物
和服务出口减货物和服务进口的差额。最终消费支出和资本形成总额反映了国内
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货物服务净出口反映国外对中国货物和服务的需求。
支出法国